黃綺珊原名黃曉霞,出生在重慶一個普通市民家庭。這個雙魚座女孩不僅生性浪漫、透明,自幼還喜歡被人贊美。而天賜的好嗓音,滿足了她的這個愿望。從3歲開始,小綺珊就習慣了別人被她的歌聲震驚,當時她跟著外公學唱京劇,無論唱戲唱歌都字正腔圓、聲音高亢,一開口準能把院子里的大人們招過來。
上小學后,身為文體委員的黃綺珊,經常在學校的文藝比賽中拿第一名。80年代剛剛接觸臺灣流行音樂,她就能把鄧麗君、蘇芮的歌唱得惟妙惟肖。后來報考重慶華樺舞蹈團,在快男超女般的海選中,能歌善舞的黃綺珊是唯一被錄取的人。
剛開始她是舞蹈演員,直到有一次團領導偶然聽到她唱歌,被她驚得目瞪口呆,“你能再唱一遍嗎?”當黃綺珊又情感飽滿地唱了一遍蘇芮的《明天還是要繼續》,領導“嚯”地站起身來,驚喜地說:“我立即把你調去唱歌!”
然而,就在當了兩年歌唱演員,開始在當地小有名氣時,心比天高的黃綺珊卻不顧家人反對,決定辭職闖蕩當時國內的“音樂圣地”——廣州。自信滿滿的黃綺珊覺得,憑借她出眾的歌唱實力,應該能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1986年,18歲的黃綺珊來到廣州。舉目無親,也無人賞識她的歌唱才華,一切必須從零開始。她當過酒吧歌手,加入草臺班子搞過商演,有段時間因為接不到“活兒”,甚至還迫于生計販賣過錄音機和唱片,晚上就睡在廉價的小旅館中。既飽嘗背井離鄉之苦,也深切體驗到了生存的艱辛。
兩年后,她又跑到貴陽、海口等地駐唱多時。在海南,娛樂城的老板讓她住最好的酒店,給她開最高的工資。雖然是一個“流浪歌手”,但她自信地說,“每走到一個城市,我都是引人注目的。”
1991年,黃綺珊再次“殺”回廣州,并夢想著能進入到“卜通100”。它是90年代初廣州最好的歌廳,也是原創音樂的基地,崔健、那英、林依輪、朱哲琴等人都在這里表演。當時最流行的演藝廳文化是歌手在上面唱歌,客人在下面跳舞,但“卜通100”堅決不讓藝人做“唱舞曲的”,客人只能坐著聽。
為了站上廣州最好的舞臺,黃綺珊考了3次,陳彼得、那英都向老板舉薦過她。直到她準備離開這座城市的時候,才接到老板答應她留下的電線元相差甚遠。
在“卜通100”,黃綺珊與當時嶺南歌壇最富盛名的“新空氣”樂隊合作,并很快成為這家歌廳的傳奇人物。著名吉他手撈仔、詞曲作者陳潔明都是這里的?,后來也成了黃綺珊的好朋友。撈仔記得,只要黃綺珊唱兩句,人都不用出現,現場一定會掌聲如潮。
1992年初,臺灣著名的音樂制作人涂惠源來到內地,原本想去上海見見歌手,途經廣州,被撈仔帶去“卜通100”聽歌。當他看完黃綺珊的演出,不由被女孩的唱功震住了,贊嘆道:“這女孩的聲音太有魅力了,簡直就是中國版的惠特尼·休斯頓!”涂惠源怎么也想不到,在當時流行音樂并不發達的內地,居然會出現這種國際化的聲音,他決定不去上海了。
而涂惠源恰好也是黃綺珊心目中仰慕的前輩,兩個相識后,經常一起去咖啡廳、酒吧,在小橋流水般舒緩動聽的音樂聲中交談甚歡。話題也漸漸由音樂延伸到了各自的人生經歷、童年趣事乃至愛情觀。涂惠源不但是樂壇才子,而且對女孩子風度翩翩,講起話來風趣幽默,和他在一起,黃綺珊覺得很開心。
涂惠源不僅被黃綺珊極具天賦的絕美嗓音所傾倒,接觸一段時間后,更被她獨特的性格深深吸引住了。他見慣了娛樂圈那些嗲聲嗲氣、矯情做作的女孩,卻不曾見過黃綺珊這樣率真、爽朗、個性的女歌手。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舞臺上,她一向喜歡穿休閑裝,從不會衣著暴露;作為一名藝人,她從不主動接近記者、DJ和導演。他們在一起,似乎總有聊不完的話題。相識不久,兩個一見如故的人就閃電般墜入了愛河。
1994年,丈夫為黃綺珊量身定做了一張制作精良的唱片《躲在音樂背后的人》,隨著這張專輯在臺灣地區持續熱賣,許多年輕人都記住了黃綺珊這個名字,以及她那副辨識度極高的好嗓子。
然而,就在黃綺珊在臺灣漸漸有了點小名氣時,她和丈夫這段看似琴瑟和諧的跨海姻緣,卻隨著兩人在音樂理念的上嚴重分歧,而走到了盡頭。從每天不多言語的“冷暴力”,到夜不歸宿,丈夫的每一步疏離,都讓黃綺珊感到萬箭穿心般的疼痛。多少個不眠之夜,她守著偌大的房子和幾盞孤燈暗自垂淚,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該有多好!人為什么會變呢?
還抱有一絲幻想的黃綺珊,曾試圖挽回這段瀕臨破裂的婚姻,但沒有成功。情變的打擊,使黃綺珊感到萬念俱灰。她曾一個人在酒店服下大量安眠藥……所幸被撈仔的徒弟及時發現,把她送進了醫院,才撿回一條命。撈仔安慰她,并轉告了涂惠源在電話里的內容,“你這么熱愛生活的一個人,你一定不會去做這個傻事。”
1996年初,一個人離開臺灣去廣州時,黃綺珊有的只是一只裝滿衣物的皮箱。迎著寒風走在熟悉又陌生的臺北街頭,想到幾年的圍城生活,換得的竟是滿心傷痕……她不禁蹲下身來,掩面而泣。
在他們婚姻的后期,涂惠源依據兩個人的情感經歷寫出了《剪愛》和《聽海》兩首歌曲,隨著兩人的分道揚鑣,他把這兩首歌給了張惠妹唱。后來,《聽!烦闪藦埢菝玫某擅顾诤{兩岸一炮而紅。
回到廣州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黃綺珊精神上都十分消沉,每天借酒消愁,差點把嗓子都喝壞了。這種狀態也讓她身邊的朋友很不放心,撈仔一有時間就陪著她,給予她安慰和鼓勵,但收效甚微。只有黃綺珊自己知道,她有多愛那個男人。此后的幾年里,她甚至不能聽到涂惠源的名字,一聽到就精神崩潰。
黃綺珊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經濟上有困難,感情、事業都不順利。“往前到處找路,想要掙扎著出來”,她如此形容這段艱難的生活。撈仔也替她不甘:“以前那些把她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人都比她出名,這種心情真的比物質上的匱乏還要難受。”
此后,朋友陳潔明竭力幫助她上晚會、唱電影主題曲。1996年,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熱播,黃綺珊演唱的一首插曲《我還能做什么》,讓人們開始注意到這個有些沙啞卻充滿韌度的女聲。但是,盡管黃綺珊的天籟之聲總能讓聽眾震驚,卻一直記不住她的名字。于是,黃綺珊陷進了“歌紅人不紅”的尷尬境地。
這既有黃綺珊相貌不出眾,從不配合炒作的原因,也和她曾數度更名有關。受演藝圈算字改名的風氣影響,當時從廣東出道的楊鈺瑩、林依輪等人,都曾改過名字。黃綺珊自出道以來,則先后用過黃曉霞、黃小珊、蘇珊、黃后、黃綺珊6個名字。改來改去的,也難怪大家記不住她。
1998年,黃綺珊再次轉換戰場,與北京喜洋洋唱片公司簽約。到京城的第一天,她刷牙時扭頭看見窗外下起了大雪,立刻把牙刷丟下,洗把臉,穿上衣服,奔到野外,把自己砸在雪地里,并用大吼大叫釋放著心底的疲憊和委屈。
她以為,只要再熬一張唱片出來,一切就會有轉機,但生活并沒有這樣眷顧她。2000年,黃綺珊的專輯《珊珊來遲》向全國發行。其中的主打歌《只有你》剛一推出,那跨越三個八度,在高低音域之間游刃有余、自由回旋的演唱,以及她的氣聲唱腔,獨特的呢喃式發音,充滿力度與霸氣的國際大牌風范,讓整個華語樂壇為之震驚。這首歌曲后來也成為國內流行樂女歌手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專輯中的另外幾首相當有震撼力的歌曲《我真想回到你身邊》《讓愛隨風》《等待》等也為她帶來諸多樂壇獎項……出人意料的是,盡管業內好評如潮,普通大眾卻對她一首首高難度的歌曲并不買賬,大家追求的是旋律動聽又簡單好學、能在卡拉OK輕松演唱的“口水歌”。于是,黃綺珊再次被淹沒了。
落寞之際,黃綺珊和老朋友也失去了聯系。但朋友們并沒有忘記這位歌壇為數不多的不媚俗、不善炒作的率直女歌手。
2005年崔健工體演唱會上,這位熱衷于搞“真唱運動”的搖滾鼻祖,把黃綺珊邀為唯一的暖場嘉賓。“她身上有種東西讓人肅然起敬,那就是忘我、認真的工作狀態。每當接到一首新歌時,她會反復為一句歌詞練唱幾百遍。無論在任何演出場合,她都是真情演繹,‘假唱’與她永遠無緣!”崔健這樣評論黃綺珊。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及北京舉辦奧運會時,黃綺珊都專門錄制了公益性質的新歌推出。盡管這幾首大氣磅礴的歌曲播出后反響極好,但她并不是臺上的明星,而依然是那個躲在音樂背后的人。
2010年,黃綺珊來到新加坡神學院進修。她的生活從此變得格外簡單,安靜地獨居,沒有波瀾,“實現自己的夢想是一個偉大的創舉,沒錯。但是當我發現這個夢想竟帶給自己這么多故事,這么多傷害,我就放下了。”
黃綺珊今天的東山再起,有《傳奇》詞曲作者李健的一份功勞。2012年11月,湖南衛視引進了韓國版權的娛樂節目《我是歌手》,并找到李健,問他是否愿意上節目。李健向節目組推薦了黃綺珊,說她是圈內公認的“中國第一唱將”,甚至堪稱“亞洲最完美女聲”,絕不會讓觀眾失望。
然而,黃綺珊卻婉拒了節目組的邀請。因為她一直拒絕上電視,曾坦言中國歌壇“只有娛樂沒有音樂”!段沂歉枋帧房倢а莺闈杷貒H,深夜趕到重慶,還一起K歌以“驗證”江湖上對她嗓子的贊言。但臨別時,她說自己每天都要上課,沒時間,而且進修神學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洪濤不愿放棄,此后又追到了北京、新加坡,面對面地誠邀她“出山”。這一系列的舉動讓黃綺珊最終卸下心防,決定參加節目,“人與人之間挺微妙的,沖著洪老師這樣一個知音,說什么我也會去了。”
錄第一期節目時,導演和經紀人勸黃綺珊唱《回家》,因為觀眾更熟悉,但她堅持要唱《等待》。這首歌是當年汪峰寫給她的,她用這首歌來陳述自己的過去。里面有一句歌詞是“這世上的孤獨,我需要去忍耐。”
2013年1月18日,首期《我是歌手》播出了。一曲《等待》,被黃綺珊疑為精靈的嗓音演繹得張弛有度,高音刺透蒼穹,柔韌穿梭;低音纏綿悱惻,撩人情愫,F場觀眾震驚無比,不少人都被這飽含真情的歌聲感動得直掉眼淚。一曲終了,觀眾們沸騰了,紛紛起身鼓掌,口哨和尖叫聲響徹湖南衛視的演播大廳。汪峰、那英、撈仔等了解她經歷的老朋友,也都在電視機前看得熱淚盈眶。
在此后的幾期節目中,黃綺珊一出場就會引起一片歡呼。盡管是與眾多當紅實力派歌手博弈,她的比賽名次卻一直名列前茅。因為每一個懂音樂的人都能聽得出來,她的音符里有躍動的靈魂,半生追逐,幾經沉浮,她早已把自己的經歷和信仰冶煉成歌!
盡管已經45歲,這個被粉絲們親切地稱作“黃媽”的傳奇女子,還是迅速曝紅全國。自從《我是歌手》開播后,每天關于她的網上評論鋪天蓋地,“直擊心靈”、“十年難遇的好聲音”等贊美之詞不絕于耳。
富有戲劇性的是,在《我是歌手》第九期錄制前進行轉盤選歌時,黃綺珊竟“不幸”選中了前夫創作的那首《剪愛》。見她有些猶豫,導演就勸說道:“如果你要講自己的過去,怎能說這一段跳過不講呢?”于是,她懷著一顆忐忑的心,咬牙接受了。
3月15日晚,《我是歌手》第九期開賽。當黃綺珊演唱起《剪愛》時,一貫的沉穩大氣不見了,剛剛唱兩句她就淚流滿面。連點評嘉賓都說:“一個歌手能夠hold住技術,但一個女人很難hold住自己的情感。”盡管黃綺珊當晚的表演有些情緒失控,幾百名觀眾評審還是被這個單身女子的真情流露所打動,最終并沒有因此壓低她的評分。
如今,很多知名音樂人已經開始幫黃綺珊寫歌,請她錄歌。她以前發行的專輯也賣斷了貨。一位知名音樂人在微博上稱,黃綺珊的身價應在45萬左右,起碼比成名前翻了20倍。對此,她卻淡然一笑說,自己復出后并沒有接過商演,以后只想好好做音樂,出歌迷們喜愛的專輯,同時兼修她鐘愛的神學。
而比身價倍增更可貴的是,當年的黃綺珊是一個性格急躁,行事風風火火的重慶辣妹子,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如今的她卻已經性格大變,在節目中,她對每一個人都無比熱情,陳明被淘汰時,她哭得比陳明還厲害。下了節目,她對工作人員彬彬有禮。明確地知曉自己的天賦,這本是一件莫大的幸事,但如果這個天賦不被他人接受,便是一種折磨,是信仰幫助她平靜。
回首來路,她不禁感嘆:苦難是藝術的營養。如果沒有為音樂夢想堅持二十多年,如果沒有當初的離鄉闖蕩、遭遇情變、事業受挫等一系列人生磨礪,她哪能創造出一夜成名的神話。“所以,不要抱怨懷才不遇,當機會來臨時,你的槍里一定要有子彈才行。”飽經滄桑的靈魂歌者黃綺珊說。“靈魂歌者”黃綺珊:把情傷冶煉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