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項目,2009年6月4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LAMOST 項目 2001年 8月正式開工建設,2008年10月建成,國家投資2.35億。它突破了國際上半個世紀以來天文望遠鏡大口徑和大視場難以兼備的瓶頸,是一架中國自主創新設計、在技術上極具挑戰性的大視場兼備大口徑光學天文望遠鏡,也是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LAMOST項目總工程師崔向群說,LAMOST 將使人類觀測天體光譜的數目提高一個數量級,達到千萬量級,使中國在大視場多目標光纖光譜觀測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對宇宙起源、星系形成與演化、銀河系結構、恒星形成與演化等諸多研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
據介紹,LAMOST 創造了一種嶄新的望遠鏡類型,其視場為5度(相近口徑的常規天文望遠鏡視場小于1度),口徑大于6米。光學系統由反射改正鏡、球面鏡和焦面三個部分構成,單次觀測最多可同時獲得4000個天體光譜。
中國科學家在LAMOST建設過程中攻克了大量的世界級技術難題,包括首次在一塊大鏡面上同時應用薄變形鏡面主動光學技術和拼接鏡面主動光學技術,控制鏡面面形精度達頭發絲的數千分之一;首次在世界上實現六角形的主動可變形鏡;首次在世界上在一個光學系統中同時采用兩塊大口徑的拼接鏡面;首次在世界上應用4000根光纖的定位技術(目前同類設備僅640根光纖)等。
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說,LAMOST 把中國望遠鏡研制推進到國際前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