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教室布置方案:班級文化布置方案
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一、班級板報、園地的布置
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力求板報和諧、高雅。
為學習園地取個閃亮的名字:如“青青草地”、“爭上游”等。
為學習園地量身定制若干欄目。內容可有:
1.才藝展臺。定期分主題展示學生藝術才能。如鋼筆書法作品展,剪紙折紙藝術作品展,素描作品展等。
2.優秀習作選。
3.美文薦讀。老師或學生每日推薦一篇美文,全班賞讀。
4.每日贈言。老師或學生每日寫一句生活哲理警句,贈送全班以共勉。
5.報刊剪讀。老師或學生每日從報刊雜志中裁剪若干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文章文字(或時事新聞或體育新聞或生活小常識等等),全班共享讀報樂趣。
6.英語角。課外英語學習的小天地。
7.各科練習參考答案。張貼答案處。
8.科學苑。學習科普知識的小天地。
9.手抄報展。交流學生主題手抄報。
10.書畫欣賞。張貼名家書畫作品。
11.公布欄。學生每月學習勞動文明守紀等方面積分公布。
12.表揚欄。張貼老師或班干部的書面表揚稿。
二、班級前后櫥的布置
綠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青春的氣息。建立班級植物角,可以促進學生觀察力的發展,是增長和豐富學生知識的途徑之一,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
植物角的建立應充分發揮植物角的教育功能。植物角可以達成以下三大目標:
1、組織學生養護管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做事的恒心;
2、觀察植物生長過程,增進學生對植物生長的認識;
3、開展植物生長條件(陽光、水、養份等方面)有缺的對比試驗,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觀察分析能力。
植物角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建立,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種植與管理中來,有目的地引導孩子仔細觀察植物的變化,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求知欲望。
三、班級物品的擺放
1、關于講臺上物品的擺放。
放置粉筆盒、粉筆擦及美化的小物件。其他東西不放。
2、學生的作業本、練習冊的擺放。
盡量放在柜子里,擺放整齊。柜子里放不下的簿本需整整齊齊放置在前排課桌上。每次批改完畢,由各科教師整齊擺放好。
3、關于其他物品。
(1)衛生角。
條笤、畚箕等放在衛生櫥內。紙簍放在衛生櫥外。中間格子上方放水盆,水盆內的水保持清潔、經常更換,其余三格可以放圖書。
(2)拖把放在教室后門角落內,抹布洗干凈掛在門后的細繩上,抹布下方一樣齊。
(3)盆景、花卉、裝飾花一律放在書柜上,并保持潔凈,做到美觀不雜亂。
(4)下雨天,學生的雨傘放在紅桶內,雨衣理整齊,自己收起。
(5)教室里的桌子橫排、豎排對整齊,第一排離黑板的距離要達到2米,學生離開座位即將椅子推入,保持桌凳腿的潔凈,書包放在抽屜里,包口朝外,抽屜里無雜物。學生離開教室,桌面保持無任何物品。第一大排前可以各放兩張桌子和椅子,供老師批改作業用。
(6)教室的窗簾在使用投影儀等電教設備時可以拉下,使用完畢要將窗簾全部拉起。實物投影儀用完放入柜內,蓋好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