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是一個概念。生產(chǎn)性和存儲性建筑劃分火災危險性類別主要是從發(fā)生火災時對周圍建筑的破壞和影響這個方面。
高層建筑從消防的角度按照使用性質(zhì)、火災危險性、疏散和撲救難度將高層民用建筑分為兩類。
1.居住區(qū)按居住戶數(shù)或人口規(guī)?煞譃榫幼^(qū)、小區(qū)、組團。
居住區(qū):10000~16000戶,30000~50000人。
居住小區(qū):3000~5000戶,10000~15000人。
組團:300~1000戶,1000~3000人
2.住宅設計一般以套型為單位進行。
3.住宅底層嚴禁布置火災危險性甲乙類物質(zhì)的商店,不應布置產(chǎn)生噪聲的娛樂場所
4.地下室、貯藏室等房間的最低凈高不應低于2.0米
5.室內(nèi)坡道水平投影長度超過15米時,宜設休息平臺
6.外墻內(nèi)保溫所占面積不計入使用面積;煙道、風道、管道井不計入使用面積;陽臺面積不計入使用面積;壁柜應計入使用面積
7.旋轉(zhuǎn)樓梯兩級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級離內(nèi)側(cè)扶手中心0.25處的踏步寬度要大于0.22米
8.室內(nèi)臺階宜150×300;室外臺階寬宜350左右,高寬比不宜大于1:2.5
9.住宅公用樓梯踏步寬不應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75M
10.住宅梯段寬度不應小于1.1M(6層及以下一邊設欄桿的可為1.0M),凈空高度2.2M
11.梯扶手高度0.9M,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0.5M時應為1.05M
12.住宅套內(nèi)樓梯梯段的最小凈寬兩邊墻的0.9M,一邊臨空的0.75M。住宅室內(nèi)樓梯踏步寬不應小于0.22M,踏步高度不應小大0.20M
13.門洞共用外門寬1.2M,戶門臥室起居室0.9M,廚房0.8M,衛(wèi)生間及陽臺門0.7M,所有門洞高為2.0M
14.住宅層高不宜高于2.8M
15.臥室起居室凈高≥2.4M,其局部凈高≥2.1M(且其不應大于使用面積的1/3)
16.利用坡頂作起居室臥室的,一半面積凈高不應低于2.1M。利用坡頂空間時,凈高低于1.2M處不計使用面積;1.22.1M計一半使用面積;高于2.1M全計使用面積
17.放家具墻面長3M,無直接采光的廳面積不應大于10M2
18.廚房面積Ⅰ、Ⅱ≥4M2;Ⅲ、Ⅳ≥5M2。住宅廚房的操作面凈長度應不小于2.1米。
19.廚房凈寬單面設備不應小于1.5M;雙面布置設備間凈距不應小于0.9M
20.住宅套型共分四類使用面積分別為34、45、56、68M2
21.單人臥室≥6M2;雙人臥室≥10M2;兼起居室臥室≥12M2;
22.衛(wèi)生間面積三件3M2;二件2~2.5M2;一件1.1M2
23.廚房、衛(wèi)生間凈高2.2M
24.廚房、衛(wèi)生間的樓地面標高應略低于走道標高,并應有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地漏或地溝。
25.住宅樓梯窗臺距樓地面凈高度低于0.9米時,不論窗開啟與否,均應有防護措施
26.陽臺欄桿凈高1.05M;中高層為1.1M(但要≤1.2;桿件凈距≤0.11)。
27.無外窗的衛(wèi)生間應設置防回流構(gòu)造的排氣通風道、預留排氣機械的位置。廚衛(wèi)門應在下部設置≥0.02㎡的固定百葉,或距地≥30mm的縫隙。
28.每套應設陽臺或平臺、應設置晾衣設施、頂層應設雨罩;陽臺、雨罩均應作有組織排水;陽臺宜做防水;雨罩應做防水
29.起居室、臥室、廚房應直接采光,臥室、起居室采光系數(shù)≥1,窗地比1:7;梯間分別為0.5、1:12。
30.臥室、起居室、明衛(wèi)的通風開口面積≥該房間地板面積的1/20。廚房≥1/10,且≥0.6㎡。
31.采用自然通風的臥室,通風開口面積與該房間地板面積之比不應小于1/20。
32.寒冷、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qū)的住宅,西面應采取遮陽措施。
33.嚴寒地區(qū)的住宅出入口,各種朝向均應設防寒門斗或保溫門。
34.嚴寒、寒冷地區(qū)的建筑體形系數(shù)≤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