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安全文稿 >

        安溪最新詐騙案

        安溪最新詐騙案電信詐騙花樣翻新,暴露出個人信息資料缺乏有效保護、身份證掛失機制缺失、通信工具實名制難以落實等問題

          新一輪打擊整治電信詐騙犯罪行動,在福建安溪展開!恫t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了解到,2011年底以來,當地警方已破獲多起特大電信詐騙系列案件,受害者遍及全國。

          此前,安溪縣被認為是國內電信詐騙犯罪的重災區,警方曾多次開展專項行動。有一段時期內因詐騙團伙集聚,該縣境內一座移動電話通信基站,曾被媒體稱為是“全亞洲最繁忙的移動電話通信基站”。

          當地公安機關負責人向本刊記者表示,當前源于安溪縣的電信詐騙犯罪手法出現了升級。不法分子通過收集受害人信息資料,有針對性地設計騙局,利用無記名上網卡實施詐騙,并使用他人身份證大量開設銀行卡轉賬,犯罪手法更加隱蔽,打擊難度加大。

          電信詐騙花樣翻新,暴露出個人信息資料缺乏有效保護、身份證掛失機制缺失、通信工具實名制難以落實等問題。受訪專家指出,若干問題亟待立法解決,只有建立源頭治理機制,屢打不絕的電信詐騙犯罪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精心策劃設騙局

          2011年8月24日下午,福建惠安縣高中畢業生任某在家里接到了自稱是市教育局工作人員的電話。

          “教育局工作人員”準確報出了任某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后說:“你今年高中畢業,馬上要上大學了,根據國家政策,考上大學可以獲得補助款2790元,今天是最后一天辦理補助的日期,如果要辦理請跟市財政局王主任聯系!

          任某根據對方提供的電話撥打“王主任”的電話,“王主任”詢問情況后,要任某帶著銀行卡到ATM機上,輸入一組“財政銀行的專用鏈接碼”和驗證碼,完成個人銀行卡和財政賬戶的連接,便于財政局將補助款打到任某賬上。

          在ATM機上,任某根據“財政局工作人員”電話指示,按“轉賬鍵”,輸入所謂“專用鏈接碼”(實際上是轉入賬號),再輸入“驗證碼”(即轉賬金額)。

          就這樣,任某先后兩次操作,將3萬多元存款匯入詐騙分子的賬戶。

          據惠安縣公安機關介紹,去年8月以來,全縣各鄉鎮先后有20多名群眾被犯罪分子冒充教育部門詐騙,被騙金額少則上千元,多則數萬元。

          2011年底,泉州警方摧毀了這個電信詐騙團伙,抓獲劉才丁等19名以安溪長坑籍為主的涉案人員。公安機關查明,2011年8月以來,該詐騙團伙通過網絡購買學生、家長、車主等個人信息資料,以“九年義務教育可退費”、“上大學可獲補助”、“購車可退稅”等為誘餌,實施詐騙犯罪數千起、被騙者上萬人,分布全國20多個省份,涉案金額2300多萬元。目前,19名涉案人員被依法移送起訴。

          嫌疑人劉才丁在看守所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稱,他們掌握的個人信息主要從互聯網上購買而來!艾F在網上販賣個人信息的很多,我們通過百度搜索后,一般是通過QQ與賣家聯系,付款后對方會通過QQ或電子郵箱將購買的信息發過來!眲⒉哦≌f。

          據其透露,購買學生信息一般是每條1至1.5元,包括姓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就讀學校等;車主信息每條6.5至7元,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購車時間、車型、車牌號等。

          劉才丁告訴記者,2011年8月至11月,他們每天都會在網上購買個人信息,每次購買300條,前后共購買了3萬余條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實施詐騙。從操作情況看,這些信息準確率達到99%。

          泉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教導員陳宗慶說,去年以來,泉州安溪的電信詐騙手段出現升級,不法分子利用當前個人信息資料保護機制缺失的漏洞,有的從互聯網上大量購買個人信息,有的從醫院、商場、車行、房地產公司等單位“批發”個人信息,精心策劃設下騙局,“有的放矢”實施詐騙。

          從發案情況看,不法分子這一階段主要針對產婦、車主、儲戶、農民等,編造“國家有生育補貼”、“購車退稅”、“網上銀行系統升級”、“家電下鄉補貼”等理由,誘騙受害者在銀行ATM機上實施轉賬操作,將錢打到詐騙人員賬戶。

          惠安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王慧說,詐騙分子能夠屢屢得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掌握了受害者真實信息,從而根據受害者個人情況,設計了相應臺詞,“犯罪團伙對撥打電話實施詐騙的人員進行了‘專業培訓’,第一句話該說什么,對方疑心應當怎么應對,通常遇到的問題應如何回答等環節都作了精心設計!

          打擊詐騙需多方配合

          今年3月以來,全國多個省份建設銀行儲戶收到來自“建設銀行”的短信稱,“網上銀行U盾需要升級,請登錄本行網站升級!倍绦胚提供了“建行”網址,全國各地50多名儲戶登錄該網站進行“升級”操作時,賬號和密碼被嫌疑人事先植入的木馬程序竊取,隨后,其銀行存款被盜取。

          銀行和公安機關發現,嫌疑人藏身于安溪作案,當地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

          經偵查,以王某為首的詐騙犯罪團伙進入了專案組民警的視線。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雇用他人向全國各地建行客戶發送短信息,以建行U盾需要升級為由,通過制作虛假建行網站、利用木馬程序竊取客戶賬號及密碼將錢轉走。

          3月30日,專案組制定詳細的抓捕方案,調集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警力100多名,兵分三路同時突擊開展收網抓捕行動,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王某等12人,繳扣電腦18臺、手機25部、銀行卡100多張等作案工具。

          陳宗慶告訴本刊記者,公安機關對不法分子進行轉賬、取款涉案的銀行卡全部進行審查后發現,這些卡都是用他人身份證開立的。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先從網上購買他人遺失或被盜竊的身份證,然后用這些身份證到銀行大量辦理銀行卡,用以轉賬、取款。

          陳宗慶說,這些身份證對應的人員遍布全國各地,詐騙人員一旦得手,迅速將賬戶上的資金分轉到數十張銀行卡上,分別取款。公安機關很難在第一時間查詢并凍結涉案賬戶,打擊犯罪、有效追贓因此面臨著不小的難度。

          詐騙人員利用無記名通信工具實施犯罪,是當前電信詐騙犯罪的又一特征!敖ㄐ芯W上銀行U盾升級”詐騙案件中,詐騙人員使用無記名的無線上網卡、手機卡作案,并不斷變換作案場所,公安機關相關部門很難通過IP地址、通信記錄等線索查獲犯罪嫌疑人。

          有警方人士向本刊記者表示,盡管近年來央行、工信部等主管部門一再強調要落實實名制,但在實踐操作中,一些銀行和通信企業為追求發卡量和經營利潤,忽視了安全管理,導致實名開卡名存實亡。

          另有公共安全管理領域的專家表示,一個社會管理成熟的國家通常表現為“外松內緊”,在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的表象之下,其實有著各項嚴格執行的人口基礎信息登記制度作為后盾。拋開發達國家完善的征信體系不說,美、日、德、韓等多國近年來也相繼出臺法規,力推手機實名制,并規范無線通信設備的使用。

          完善源頭治理機制

          3月份以來,福建安溪的打擊整治電信詐騙行動持續加大力度。據悉,各鄉鎮尤其是長坑、魁斗、鳳城、城廂等“重點鄉鎮”,當地黨政干部和公安干警每周至少要進行一次集中清查。

          當地公安民警告訴記者,安溪縣委、縣政府專門部署打擊行動,福建省公安廳、泉州市公安局刑偵部門負責人近期都專門到安溪督導整治工作,上級公安機關給各派出所下達了明確的打擊整治目標,各派出所紛紛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清查行動,截至目前已抓獲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38人。

          但要有效遏制電信詐騙犯罪,仍需建立和完善源頭治理機制。福建省公安機關有關負責人指出,當前電信詐騙犯罪之所以花樣翻新,屢打不絕,與一些金融、通信機構只追求經營業績、忽視安全管理有著很大關系。

          上述負責人建議,可從立法層面落實銀行卡、通信卡實名制,盡快完善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對個人信息的制度性保護,加大對泄露、出售、非法使用個人信息的打擊力度;建立身份證快速掛失機制。

          針對詐騙人員使用他人遺失或被盜竊的身份證開設銀行賬戶以逃避打擊的情況,接受采訪的福建警方人士建議,應加快建立身份證掛失機制,對于掛失的身份證可予以凍結,不得再次使用;對于借用、出售個人身份證給他人使用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不過,由于目前國內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法規分散,各類操作細則不夠周全,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界定并不明確,執法力度仍有待保證。

          此前,工信部已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指南,作為個人信息領域的非強制性標準予以推廣,希望強化行業自律。該領域內的統一立法雖然呼聲甚高,但仍無實際進展。

          此外,落實銀行卡、通信卡實名制,是加強社會管理的大勢所趨。受訪專家援引國外案例提出,一方面要嚴格限定公權力介入社會、經濟領域的路徑方式,另一方面也要依法強化對發卡銀行和運營商的監管,對于違反相關法規者,應追究其責任。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