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針對“回撥陌生未接來電可能產生高額吸費”的傳言作出解釋。無論扣費多少,“響一聲”電話大多會讓手機用戶遭受經濟損失。消費者因此質疑,到底是誰制造了“電話吸費”騙局?
回撥“響一聲”扣多少錢?
為了驗證回撥“響一聲”電話會產生多少通話費用,記者近期搜集了近20個“響一聲”電話號碼,這些號碼大多以158、159開頭。
記者逐個回撥了這些“響一聲”電話,并記下電話內容與通話費用。其中,廣東中山的號碼1582050****,撥通后傳來一段電腦錄音,“您好,這里是**服務中心,為您介紹大批會員、風景模特、白領佳麗、男女公關……”
經過查詢,通話時間為44秒,回撥這個電話所產生的基本通話費0.13元,長途話費0.56元,共計0.69元。
記者發現,在“響一聲”電話中,此類以廣告宣傳為主的電話較多。根據接聽時間長短,回撥者將被扣除相應的通話費。而另一類“響一聲”電話雖然不需支付話費,卻暗藏欺詐陷阱。
如1591898****屬于廣東汕頭,撥通后也是電腦錄音,稱“香港長石集團為慶祝2008年奧運會,特舉辦手機號碼搖獎活動”;然后,電腦錄音煞有介事地恭喜回撥者,稱“您的號碼已中二等獎,獎金15萬元,請與領獎處聯系”等。
專家解釋,回撥的“響一聲”電話中,有一部分是事先錄制的彩鈴,不會產生通話費用。但此類“中獎消息”大多子虛烏有,就是蒙騙消費者,讓其支付所謂的領獎“手續費”,一旦回撥者信以為真,就會遭受經濟損失。
此外,在記者搜集的近20個號碼中,還有3個“響一聲”電話被設置了呼入限制,或者是空號,回撥后均無法接通。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調查顯示,“響一聲”電話主要包括三類,一是部分企業誘導用戶回撥電話進行廣告宣傳,二是部分不法分子誘導用戶回撥電話進行六合彩等信息宣傳,三是部分不法分子誘導用戶回撥電話進行詐騙活動。
“高額吸費電話”的貓膩
有的手機用戶撥打陌生未接來電、被扣除幾十乃至上百元話費,主要是電話被轉接到了國外聲訊臺。盡管記者驗證過程中沒有出現類似情況,但在互聯網上,各種兜售“電話吸費”產品、征集“電話吸費”加盟商的網頁隨處可見。有的宣稱,可讓加盟商年收入“過百萬”。
“高額吸費電話”有何玄機?記者以加盟商名義,聯系上一名自稱“臺灣聲訊業務代理”的陳小姐。她表示,目前正在全國范圍征召電話回撥加盟商。
“手機用戶只要回撥電話,就會通過衛星轉接器自動轉接到香港等地的聲訊臺!边@位陳小姐說,“當他掛機時,已經被扣了很多話費。”
陳小姐宣稱的加盟利潤頗為誘人:一個電話扣費50元,加盟商可拿到20%的話費;1臺電話群撥器每天能制造大約1萬個“響一聲”電話,如果按兩成左右的用戶回撥,即轉接2000多個電話計算,年收入可以“過百萬”。
另一個廣東肇慶的盧姓代理商表示,加盟商分得的利潤可達到話費的30%。記者發現,這些代理商都要求加盟者購買設備,如所謂的“電話群撥器”“衛星轉接器”等,價格從1000多元至4000多元不等。據稱,這些設備加上幾張手機卡號,加盟商就能輕輕松松地賺錢了。
為了讓記者確信,兩名代理商都提供了一個“吸費號碼”,聲稱可以測試驗證。但記者撥打之后發現,其中一個是香港的普通號碼,另一個無法接通,所謂的“高額吸費”沒有發生。
對此,盧姓代理商支支吾吾地表示:“老板只給了這個號碼,其他的情況不清楚,等你買了設備、加盟后可以隨便試。”
誰來根治“響一聲”
“‘電話吸費’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要弄明白回撥詐騙有幾種方式!遍L期關注通信行業的搜房網無線業務經理王峰分析說,“響一聲”電話回撥詐騙主要有幾種類型:以中獎為誘餌騙取銀行匯款;聲訊臺誘騙用戶回撥賺取信息費;誘騙回撥國際長途電話以及其他國內電話。
根據記者調查,如果“響一聲”電話顯示為國際長途號碼,手機用戶基本不會輕易回撥。因此,一些代理商聲稱可通過“衛星轉接器”,繞開國內電信運營商,把電話轉接到國外收費昂貴的聲訊臺。但調查中,代理商對“衛星轉接器”的工作原理、費用收取等內容語焉不詳。
“打個比方,你買了上海到北京的機票,不可能從北京飛到美國去,因為沒人給你付北京到美國的機票錢。”王峰說,如果通過電信運營商“呼叫轉移”將電話轉接到國外,回撥者并不需要支付呼轉費用;所謂的“通過衛星把電話轉接到國外”,更有可能是電話群撥器代理商設下的騙局,目的在于騙取加盟費。這個觀點得到了同濟大學電信和信息工程學院專家的認同。
但專家同時指出,無論扣除的話費金額多少,“響一聲”電話有可能使手機用戶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從這個角度說,相關部門及電信運營商都有責任加強監管。
“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產品、服務的質量,電信運營商也不例外!鄙虾J邢M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法律和理論研究部副部長唐健盛說,消費者需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回撥陌生的未接來電,但“響一聲”電話回撥陷阱的出現,表明相關技術和服務存在待改進的地方。
專家建議,電信運營商可借鑒“垃圾短信”的治理方法,通過開通舉報平臺、設置“黑名單”等技術手段,提高不法分子的違法成本。與此同時,對網上兜售“電話群撥器”、騙取加盟費等行為,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大打擊力度,從源頭上遏制“響一聲”電話回撥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