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便衣警察”這個職業并不陌生,1987年由海巖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便衣警察》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便衣警察每天不僅僅在街頭抓賊,哪里有警情,哪里案件高發,他們就會出現在哪里。近日,記者來到海淀曙光派出所便衣大隊,近距離接觸便衣警察是如何打擊街頭犯罪的,他們工作當中有哪些絕活和禁忌。
□揭秘便衣絕活
◎著裝
衣著行為要善變
走進曙光派出所便衣大隊,一名身高1米6多的中年男子正站在樓梯間打手機,黑黑的面容,上身穿黑色長袖衫,外面罩著一件米黃色夾克,下穿黑色西褲,腳蹬一雙并不光亮的皮鞋,看起來更像是一名來自南方的務工人員。外宣民警指指他:“這是便衣大隊隊長譚飛!
隨即,記者上前與他打招呼:“便衣警察一直要穿便服嗎?什么時候穿警服呢?”
“開會、集合的時候會穿警服,更多時候還是穿便衣。當然,穿便衣也有講究,比如去娛樂場所,打扮就要入時一些;而在街面上偵查時,就要普通得像打工者一樣。而夜間行動時,決不能穿白色等顯眼的衣服,一律要穿深色,方便隱蔽、跟蹤!弊T飛回答。
便衣警察一定要學會“善變”。譚飛說,街面偵查時,如果身邊有幾個小攤販,隊員也會“不失時機”地湊過去,裝得像是擺攤的或是買東西的。因為只有偽裝逼真,才不會暴露自己。
火眼金睛能識賊
◎辨人
便衣警察除了衣著行為“善變”外,還有一項基本功:“火眼金睛”。譚飛說,“火眼金睛”就是發現和識別犯罪嫌疑人的能力,尤其是識別小偷。
“賊掛相,時間長了有了經驗,一眼就能看出來。”譚飛說,在沒有得手之前,小偷的眼神和走路都跟普通的群眾不一樣。普通群眾都是往前看,而小偷的眼神,“總是盯著別人的挎包或口袋”。
走路時,小偷總會不時回頭看,“看有沒有人注意和跟蹤他。要是多次回頭都看到同一個人在盯著他,他就不會下手了”。
得手后,小偷會馬上逃離現場。那時,小偷走路的步伐很急,“普通人著急是大步走,而小偷是小顛步,近似于小跑”,譚飛說,小偷邊走還會邊回頭觀察。
◎法寶
背包是個百寶箱
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每個便衣警察隨身都會背著一個包,而包內裝著的物品是什么呢,記者有幸打開親眼目睹。
“望遠鏡、手電、電臺、甩棍、報紙、手銬……”里面的東西還真不少。
譚飛稱,這些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望遠鏡,個頭小握在手中極為方便,可以進行遠端觀察;報紙是為了在社會面偵查時,偽裝成群眾用的;甩棍則是遇到危險時用的;最重要的就是手銬,抓捕嫌疑人時必備的工具。另外,譚飛稱,需要取證的時候,他們還會采用秘拍、秘偵等設備。
□揭秘擒賊禁忌
◎賊作案
兩人以上各有分工
譚飛稱,以公交車站的賊為例,賊通常不是一人作案,往往都是兩至三人以上結伙作案。他們首先尋找像戴著耳機聽歌或者不注意個人挎包的人下手。確定目標后,發現的賊會通過摸耳朵、對眼神或者其他肢體向同伙發出暗號。
隨即,發現的賊會緊跟目標人,此時,他的同伙會從左右同時向目標人形成靠攏,最終幾人利用身體將其他群眾和目標人隔離。確定財物后,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個人會下手,東西得手后,這個人會第一時間將贓物轉移至身邊最近的同伙,同伙隨即離開現場。
這時,即便偷東西的人被發現,但贓物已轉移,被偷的人也無可奈何。得手后,賊會在提前約定的地點會合。
◎抓現行
三人擒賊一人抱腰
“干久了,哪兒的賊多看幾眼都能知道!弊T飛告訴記者,根據體貌特征長相分析,南方賊喜歡小偷小摸,他們偷東西被抓時,往往喜歡和當事人或者警方評理。
與南方賊不同,北方賊身材高大威猛,霸氣外露,作案也以拎包、盜竊、搶劫為主。如他們作案被抓時,通常以暴力手段解決。
無論南方賊還是北方賊,一旦被便衣偵查員發現,偵查員會與他們保持安全距離進行暗中監視,同時偵查員初步判斷,是否為多人作案,如是團伙作案,偵查員會申請增援、協同作戰。
譚飛稱,只有在賊得手后,贓物尚未轉移時,那時偵查員才會出手,“抓賊,定要抓現行嘛”。另外,譚飛說,按照他們抓賊的規范要求,“往往是三人擒一賊,而且抓捕時,其中一人還要抱著賊的腰,并使其雙腳離地,只有那樣,賊才會失去戰斗力”。
“當然,也有欲擒故縱不抓的時候。”譚飛解釋,前提是團伙作案,不抓下手的賊是為了秘拍取證,在掌握整個團伙證據后,會將他們連窩端。
□戰績
辨聽電風扇聲6小時抓強奸犯
便衣警察街頭抓賊常聽說,但便衣警察破獲強奸案卻是不常有的事情。
2010年7月一天下午5點,一名飯館老板領著一名女服務員走進了曙光派出所,正好迎面遇到譚飛。據飯館老板描述,頭天晚上9點多,女服務員從餐廳下班,途經閔莊南路一綠化帶附近時,被一名男子截住,并拉至山坡上強奸。事發后,嫌疑人又將女服務員帶至事發地附近的暫住地,后又將其強奸了三次。
根據女服務員描述,事發地屬于四季青派出所管界,為避免受害人再折騰,譚飛根據首問負責制,他受理了此案。隨即,他與另外一名民警帶著受害人到案發現場指認。
由于女服務員受到驚嚇,“只記得嫌疑人暫住地有一臺風扇,與一般風扇不同,這臺風扇是從屋里向屋外吹的。另外,嫌疑人肩膀、手臂、手腕有文身”。
根據僅有的兩點線索,直至當晚10點,譚飛和隊友也未找到嫌疑人。隊友勸他將此案報至分局,但譚飛并沒有放棄,他硬是拉著隊友沿途返回再找。
在一片出租房區,譚飛停下,他聽到“嗡嗡”聲,想起了受害人說的風扇。很快,譚飛與隊友很快地找到了聲源,一間出租房門前,一臺風扇正沖著屋外吹著。經向周邊居民詢問,出租屋內住著一名男子,其身上有文身。
在抓捕時,由于嫌疑人反抗,譚飛和隊友與其打斗了10余分鐘,最終兩人合力將嫌疑人銬到三輪車上。從報案到抓獲嫌疑人,譚飛與隊友僅用了6個小時。
□對話便衣隊長最怕熟人打招呼平時出門不帶槍
記者:你每天工作多少時間?
譚飛:沒譜,得看警情。轄區和周邊警情發案高,加班是家常便飯,有時抓了人再審,24小時不休息是常有的事。
記者:你工作的黃金時間是什么?
譚飛:群眾上下班的早晚高峰段,尤其是公交車站,那時擠車的人多,賊自然也會多。
記者:便衣警察的工作職責是什么?
譚飛:主要負責打擊街頭騎搶、搶劫、扒竊等危害市民生活環境的案件,另外還負責一些特殊案件的偵查和打擊工作。
記者:你們平時出警帶槍嗎?
譚飛:平時不帶槍,如遇嫌疑人持刀或者槍狀物時,我們會第一時間呼叫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會讓特警或者持槍民警進行增援。
記者:便衣警察的禁忌是什么?
譚飛:最怕的就是在執行任務時被熟人看見,把他的身份喊出來。另外,最怕的就是偵查時與賊對上眼,一旦對上,賊就不下手了。
記者:工作以外,你回到家都做什么?
譚飛:除了幫家人干家務活外,我最大愛好就是上網看一些國外破案的電影和破案小說,主要是為了學習人家的經驗。
記者:家人對你當便衣警察持什么樣的態度?
譚飛:我當便衣警察時已經結婚了,愛人沒意見。不過平時工作忙,家里照顧老人和孩子的事主要都是愛人管,從這點上來講,我還是很愧疚的。
記者:你辦案中最危險的一次經歷還記得嗎?
譚飛:2007年,有一伙人專在過街天橋上“猜瓜子”騙人,當時騙了好多人,累計騙了好幾萬元。那時,我們每個人負責盯一座過街天橋。
有一天下午,那伙人出現在我盯守的天橋上,當時上面有令,見到那伙人必須要抓,我先是請求支援,但增援警力未到,擔心那伙人跑了,我就一個人上去抓人,結果對方七八個人打我一個,打完我這些人全跑了。兩個月后,才被我們再次抓到。這是我在北京鼓樓地鐵出口拍攝到的一張照片。 路旁廣告警示乘客小心女扒手,恰好有位女性在廣告前吸煙,做派似乎就是女扒手,其實只是偶然在這里吸煙被我拍到。誰家的女扒手也不會公然站在廣告前說自己就是。我偶然拍得,請該女性見諒見諒。 北京的女扒手我倒沒有真正碰見過,不過既然廣告警示如此,想比肯定出現不少女扒手活動出沒,我不過是沒有幸運偶遇而已。 提起小偷,人們就會和賊眉鼠眼的男人聯系到一起,很少會想到花季少女也會成為扒手,而且作案手段非常嫻熟。通常乘客面對年輕的女扒手警惕性較低,她們和其他年輕的女孩在裝束上沒有更多的區別。她們混跡在乘車的人群中,像是普通的打工者,她們利用性別和裝束的掩護,采用擠靠等手段進行扒竊,不容易引起其他乘客的反感和懷疑,更容易得手。所以,乘車時只要是有人總擠您,那可要提高警惕了,看好自己的財物,才是不變應萬變的防范方法。 隨著中國物質生活水平和道德素養不斷提高,扒手——一個詭秘而陰險的非法職業,在中國逐漸減少,但是并沒消失。 少年時,在德惠街頭經常看見幾個20左右歲的扒手,穿著當時最為流行的服裝,扎堆尋機作案,或看見有人扎堆,他們就會擁上前去,假裝圍觀然后伺機扒竊。 有人在外圍“打眼”,就是望風,手腳麻利,飽經戰陣的則親自上手,小心翼翼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手伸進對方兜里,錢包、香煙、爆米花,只要能偷的都不放過。哪怕沒用的,用手感覺不出來具體什么物件,也要掏出來再說。有用的揣進自己兜里,沒用的丟到垃圾箱里或拐角處。大筆金錢就幾個人一起分贓。 一次,扒手在銀行掏出對方五元錢,看得我心驚肉跳。被偷的人也是大意,紙幣在衣袋里探出頭來好奇地觀望,難免不被人覬覦。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還有的扒手貌似很友善,為了方便扒竊,在圍觀期間,把胳膊肘壓在對方肩上,對方一看稍有些愣,但是見熱情之舉不外道也放松了警惕,就把上衣兜大意地讓給了小偷。小偷順勢摸個正著,隨后溜之大吉。 要是被發現了怎么辦?同伙就會上前威脅對方,看對方老實作罷,如果敢滋(同吱,德語)了一聲,就是聲張,立馬大打出手,不口鼻竄血也不罷休。 一次在省城長春乘公交,一個喝醉酒的扒手離了歪斜上得車來,朝兩個一起來的農村青年之一下手。被偷的農村青年大高個,能高出小偷一個頭來,似乎第一次遭遇這種陣勢,“很不識時務”大喊大叫,結果那小偷狗急跳墻,大打出手,顯然練過,那大個男青年被打得滿臉是血,連呼農村同伴增援,那同伴被嚇住了,不敢上前,任由一起來的連遭厄運。 那喝了酒的小偷罵罵咧咧挎著衣服下車,似乎被偷的是他,今天不走運。 德惠的那幾個小偷,好景不長,過了一段時間看到胸前被帶上牌子游街,無產階級專政的鐵拳將他們打得七零八落。他們的表情有些玩世不恭,滿臉痞氣,什么都不在乎。以后,就再也沒見到過他們,或許出獄,或許還在里面服刑,或是遠走他鄉。 來到北京后也見過小偷,一次我乘公交車,車到了一站時被人一陣亂擠,忽感胸前有些異樣,眼見得手機差點被掏了出來,一個矮個扒手慌忙下車。我們隔著車窗對視不到一秒鐘,我把憤怒的目光投向了他那猥瑣狡詐的臉上,他急忙轉過頭去。 北京女乘務員說事先就提醒你了,讓你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也是,每每在北京公交車上,乘務員不厭其煩地反復提醒。 我看到一個吉林女孩帶著哭腔說自己才丟了一個手機。 最防不勝防的小偷就在身邊,有的公司職員手機被偷。 在網上一查,北京還真有很多女小偷。 北京晚報 2005年06月06日報道, 北京站公安段對兩名涉嫌盜竊的美少女予以拘留。 6月4日18時左右,公安段便衣民警楊金順在北京站進站口巡視時,兩個少女引起了老楊的注意。她們一直站在進站旅客的旁邊。老楊仔細打量了一下兩個少女,衣著干凈,化了淡淡的妝,文靜中透出幾分漂亮,除了眼神有點問題,別的都是很自然,應該不是賊。 老楊繼續巡視。不經意間發現兩個女孩幾次隨旅客進站又出站,還用手觸及旅客的衣兜。老楊不敢怠慢,悄悄跟在兩人身后。忽然,兩個女孩擠進進站旅客中,緊跟在一名男旅客身后。就在男旅客彎腰把行李放在安檢儀上時,小個子的女孩越過男旅客,碰了旅客一下,旅客正回頭看時,高個子女孩迅速將其掛在腰間的手機取在手里。老楊立即上前將兩女孩抓獲,搜出了被盜的手機。 倆人都很文靜,衣著時尚、整潔,言語中沒有一點匪氣。也許正是這些原因,兩人一起在火車站、地鐵、商場里頻繁作案有半年多時間了,從來沒有失過手,也沒有被發現過。經過審查,鐵某和姚某都是單親家庭,半年前認識后就一起盜竊。 民警揭示女扒手三種主要偽裝自己的手段。 偽裝成白領的女扒手,一般都是比較年輕的扒手,容貌較好。 ●識別方法:識別這類女扒手主要從衣著上觀察,她們雖然穿著時尚,但衣著的質地和品牌較差。通常喜歡對同齡人下手。 偽裝成打工者的女扒手,以中年女子居多,多是外地農村婦女。 ●識別方法:她們雖然看上去挺像保姆,但是從眼神上就能看出破綻。女扒手多在人群里尋找可以下手的目標。行竊對象多為老人。 偽裝成孕婦的女扒手,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行竊方便,二是為了逃避打擊。 ●識別方法:真孕婦一般都喜歡帶包,里面放一些日用品,一般不會去擠車門。而假孕婦會搶門,通常不帶包。 20074月17日,法華寺公交車站等車的乘客較多,反扒民警發現混在人群中的兩名女青年不斷地尋摸乘客的衣兜及背包部位。當一輛685路公交車一進站,兩名女青年緊貼著一個挎著黃色背包的女乘客上了車,民警也跟隨擠上車。當車快要行駛到芳古園站時,兩名女青年左右夾擊故意將女乘客的挎包擠到后面,迅速從挎包內偷出一個錢包和一部手機。兩名女賊剛剛得手就被反扒民警當場擒獲。當反扒民警告知女乘客丟東西時,她才醒悟剛才不正常的擠是扒手為了方便作案故意制造的。 2008/01/29一名20多歲的女扒手當300路快車進站時,將手伸進了女事主的書包,可是由于車站人多,事主沒能擠上車,又回到站臺繼續等車。沒能得手的扒手并沒死心,又一次站在了事主的身邊,尋找再度下手的機會。幾分鐘過后,另一輛300路公交車進站了,女扒手緊跟事主再次擠進了人群,從事主包內竊出富士牌數碼照相機一部。女扒手還沒來得及看清手里的東西,偵查員就已將手銬戴在了她的手上。 2009年01月,5名專在醫院內作案的女扒手落網,公交警方發布春節預警,提醒市民注意防扒。她們到北京的目的就是在醫院內竊取患者的救命錢。此前,她們曾在石家莊等地作案,并多次得手。由于知道北京的大醫院患者較多,5名女扒手專門在安貞醫院、北大醫院、阜外醫院等大醫院作案。 據5名犯罪嫌疑人交代,她們得到贓款最多的一次是在阜外醫院。當時患者家屬包里放著準備為老人做心臟搭橋手術的2.3萬元現金被她們扒竊一空。 民警提示:通常乘客面對年輕的女扒手警惕性較低,她們和其他年輕的女孩在裝束上沒有更多的區別。她們混跡在乘車的人群中,像是普通的打工者,她們利用性別和裝束的掩護,采用擠靠等手段進行扒竊,不容易引起其他乘客的反感和懷疑,更容易得手。所以,乘車時只要是有人總擠您,那可要提高警惕了,看好自己的財物,才是不變應萬變的防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