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震安全知識(1)要避免地震的災害,最有效的辦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預防災害的準備。一般家庭常備的東西有糧食和飲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為佳。另外再準備一些防災用品,如防災頭巾、手電筒、急救藥品、蠟燭、半導體收音機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攜式炊具、固體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寬裕,人們總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如棚、架、擱板)。不過,由于地震的震動,擱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來的。因此,平時放置東西要多加考慮。
(3)人們對黑暗很難適應,這不僅僅是看不見,還在心理上增加了壓力。因地震而停電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間也很難分辨東西南北,所以手電筒隨時帶在身邊,就不會有太多的恐懼了。
(4)地震發生后,電視中斷,電話不通,報紙?,信息來源完全被斷絕。此時,只有小型的收音機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重要情報,從而可以更好地應付不斷變化的情況。
(5)當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飲用水的問題。這種場合,水道斷水是經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時候發生地震的情況下,有必要每晚睡前準備一些應急的飲用水。
(6)考慮到地震后的混亂情況,準備好三個月的現金花銷是必要的。因為地震之后,銀行、郵局等處往往取不出款。
(7)人們總喜歡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這些東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時要把它們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8)地震時,穿高跟鞋對避難百害而無一利。平時應穿或備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運動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適,高跟鞋絕對不行。
19、地震逃生
。1)地震具有突發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開始時,如果正在屋內,切勿試圖沖出房屋,這樣砸死的可能性極大。權宜之計是躲在堅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沒有堅實的家具,應站在門口,門框多少有點保護作用。應遠離窗戶,因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樓房、樹木、電線桿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盡可能遠離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為免地震時失去平衡,應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沒有空地,應該暫時在門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窯、隧道或地下通道內,因為地震產生的碎石瓦礫會填滿或堵塞出口。除非它們十分堅固,否則地道等本身也會震塌陷。
(4)地震時,木結構的房子容易傾斜而致使房門打不開,這時就會眼睜睜地把命丟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門,首先打開房門是明智之舉。
(5)發生大地震時,擱板上的東西及書架上的書等可能往下掉。這時,保護頭部是極其重要的。在緊急情況下可利用身邊的棉坐墊、毛毯、枕頭等物蓋住頭部,以免被砸傷。
(6)即使在盛夏發生地震,裸體逃出房間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體容易被四處飛濺的火星、玻璃及金屬碎片傷害。因此,外出避難時要穿上盡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襪,并且要避免穿上易著火的化纖制品。
(7)如在醫院住院時碰到地震,鉆進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這樣,可防止從天窗或頭頂掉下物品而砸傷。
(8)地震時,不要在道路上奔跑,這時所到之處都是飛瀉而下的招牌、門窗等物品。因此,此時到危險場合最好能戴上一頂安全帽子之類的東西。
(9)地震時,大橋也會震塌墜落河中,此時停車于橋上或躲避于橋下均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如在橋上遇到地震,就應迅速離開橋身。
(10)大地震有時發生在海底,這時會出現海嘯。掀起的海浪,會急劇升高,靠近岸邊的小舟就十分危險。此時,最好是迅速離開沙灘,遠離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里面的人會因驚恐而導致擁擠,這是由于驚恐的人們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緣故。這時需要的是鎮靜,定下心來尋找出口,不要亂跑亂竄。
20、防止地震次生災害
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災害。所謂地震次生災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災、火災以及有毒氣體蔓延等等。很多經驗表明:次生災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損失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呢?
(1)對工礦企業中的易燃、易爆、劇毒品,要嚴密監視,地震時,一旦發現劇毒品或易燃氣體溢出,應立即組織搶救。
(2)對于大型水庫、堤壩等,要預先做好防震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加固。水庫下游的居民,在地震發生時,要嚴密注視堤壩的安全,遇有險情,除組織力量搶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帶轉移。
(3)大地震發生在山區,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種情況,要立即組織人員疏通,以免造成水災。
(4)在接到關于地震的預報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盡快離開房屋。人員疏散時,要避開高樓房、煙囪、高門臉、女兒墻、高圍墻等,更不要在狹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開高壓電線、變壓器,以防電桿或電線震斷觸電傷人。
(5)在山區,還要遠離懸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時傷人。還應離開大水渠、河堤兩岸,這些地方容易發生較大的地滑或塌陷。
21、地震逃生不忘滅火
(1)由于地震帶來的火災而致死亡人數增至10倍以上。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災更可怕。因此,一旦發現稍有震動,首先要關掉液化氣開關,消除火源。但經驗告訴我們,當大地震發生時,人們往往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去顧及火源。
(2)盡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話,避難之際要設法關掉煤氣總開關。由于強烈震動,煤氣管有可能脫落。所以我們不得不考慮室內其它配管破損情況。
(3)在工廠作業時,如遇上地震,危險性很大,在沖出工作場所避難前,首先要切斷電源,消除火源,停止機器運轉。否則,還在運轉的機器連同工作人員會成為火災的犧牲品。
(4)因地震發生的火災,當火勢變強時,在空中可能會形成漩渦形,風向會千變萬化。但火源總是固定不變的?辞寤鸬脑搭^,辨明火的燃燒方向后,再逆風而跑是最明智的。另外,地震過后外出時,切勿走近不大堅固的樓房,因為建筑物受地震搖撼后,隨時可能倒塌。
22、地震逃難法
在經常會發生地震的地方,人們都積累了一些預防地震的經驗。當然,有預報地震的健全設備和機構是可以避免巨大的損害的。對一般家庭來說,當發生地震時,該怎么辦呢?現列出九條注意事項,供參考:
(1)不要驚慌地奔出室外,首先暫時躲在堅固的家具或桌子底,最好躲在體積小的房間,如衛生間、廚房。
(2)一次強震過后,不應安心下來,要準備應付余震的發生。
(3)震后首先將大火撲滅。
(4)盡量步行到避震所,攜帶物應盡量減至最少。
(5)不要走過狹窄的道路、溝渠邊緣、懸崖或河邊,以免發生意外。
(6)注意不要靠近山體、懸崖,以免崩裂發生意外。
(7)靠近海岸時,必須注意海嘯的發生。在低洼地則應防止水淹。
(8)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亂聽謠言。
(9)遵守秩序,注意衛生。
在平時,預先準備好各種避難的工具和裝備:1、水;2、五日左右的糧食(準備好即使一天不生火也足夠食用的糧食);3、貴重物品(現金、銀行存款薄,各種證件以及必要的印鑒等);4、手電筒、蠟燭、火柴等;5、收音機;6、毛毯;7、手巾、繩、草紙等日用品以及洗漱用品;8、急救藥品;9、背囊等用品。這些用具應平時整理好,以便需要時可以馬上攜帶走。
如果有嬰兒或幼兒的家庭,要準備好嬰兒用的尿布、奶粉、傘、席子等其他小孩子用品、最重要是根據家庭的需要,隨時準備好可以足夠兩至三天生活的各種應急日用品或食物。
23、學校之防震措施
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校)應經常在課堂宣導防震常識,并教導學生避難事宜,舉行防震演習。1、教室的照明燈具、實驗室的櫥柜及圖書館的書架應加以固定。2、地震時避于桌下,背向窗戶,并用書包保護頭部。3、地震時切忌慌亂沖出教室,并避免慌張地上下樓梯。4、地震時如在室外,遠離建筑物。5、地震時如在行駛中之校車,應留在座位上勿動,直至車輛停妥。
24、辦公室及公共場所之防震措施
(1)經常檢驗防火和消防設備。
(2)規劃有關緊急計劃,并分別告知緊急情況時各人的任務以及應采取的行動。
(3)地震時注意天花板上物品(如燈具)掉落下來。
(4)地震時躲在辦公桌或堅固的家具下或靠支柱站立,遠離窗戶。
(5)地震時公共場所中,應小心選擇出口,避免人群推擠。
(6)地震時切忌急著沖出門,請勿使用電梯。
25、地震時在室內如何應對
(1)保持鎮定并迅速關閉電源、煤氣、自來水開關。
(2)打開出入的門,隨手抓個墊子等保護頭部,盡速躲在堅固家具、桌子下,或者靠建筑物中央的墻站著。
(3)切忌靠近窗戶,以防玻璃震破。
(4)切記!不要慌張地往室外跑。
26、地震時在室外如何應對
(1)站立于空礦處,不要慌張地往室內沖。
(2)注意上方可能有如招牌、盆景等掉落物
(3)遠離興建中的建筑物、電線桿、圍墻、未經固定的販賣機等。
(4)行駛中的車輛,勿緊急煞車,應減低車速,靠邊停放。
(5)若行駛于高速公路或高架橋上,應小心迅速駛離。
(6)若在效外,遠離崖邊、河邊、海邊。找空曠的地方避難。
27、地震后如何緊急處理以減少災害損失
(1)察看周圍的人是否受傷,如有必要,予以急救。
(2)檢查家中水、電、煤氣管線有無損害、輕輕將門、窗打開,立即離開并向有關權責單位報告。
(3)打開收音機、收聽緊急情況指示及災情報導。
(4)檢查房屋結構受損情況,盡快離開受損建筑物,疏散時請使用樓梯。
(5)盡可能穿著皮鞋、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傷。
(6)保持救災道路暢通,徒步避難。
(7)聽叢緊急計劃人員的指示疏散,并注意余震之發生。
(8)遠離海灘、港口以防海嘯之侵襲。
(9)地震災區,除非特準,請勿進入,并應嚴防歹徒趁機掠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