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學校開學伊始就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發一張地圖,上面標示著學校和家庭附近的區域,讓孩子們按照放學后回家的路線,在地圖上標出警察署、公用電話、飲水處、可避難的公園等重要地點。學校經常舉行防震演習,教給學生在家里、學校如何選擇躲避地點,被困時如何呼救等知識。有的學校還讓孩子們利用模擬地震晃動的“體驗車”感受地震的現場感。在這種教育背景下,日本孩子們的防災意識一點點逐漸形成,經常的模擬演習不但能鍛煉學生的逃生技能,也有助于消除他們在面對災難時的恐懼心理。《櫻桃小丸子》的《地震避難演習》一集中,也用搞笑的方式來表現防災活動。
家庭都儲備有防災救急包,里面有儲存的應急用品,如食品飲料、手電、打火機、收音機等。這些用品都可以在專門的防災用品商店里買到。在日本的應急手冊中都會介紹,地震發生時,要迅速蹲到桌子下方,并用坐墊等柔軟物品護住頭部,《地震避難演習》一集中櫻桃小丸子的媽媽就在幫孩子們做避難頭套,頭套除了關鍵時刻能救命,震后還可以成為標識,讓家人比較好辨認,免于失散。小丸子在教室演習時的標準動作則是躲在課桌下,而日本學校也都給學生們配有避難頭套,這是頭套平時就是凳子上的坐墊,但經過特殊設計,在發生晃動時,學生們可以立刻將它扣到腦袋上,保護頭部。
出門手互搭避免擁堵
人多容易產生擁堵,甚至可能產生秩序混亂的現象,而學生下樓梯因為擁堵發生踩踏的慘劇也時有聽聞。緊急疏散原來也是有講究的,除了聽從指揮守規矩,《地震避難演習》中還介紹到一些特別的竅門,比如從室內出去的時候,除了要用頭巾包著頭,每個人還要用左手搭著右手,原來這樣就不會推倒其他人,保持秩序,以免因人多發生擁堵,讓大家安全地去到外面的空地。
避難場所都有召集人
逃出室內后,人們需要去到安全的場所,日本在城市里修了大量的避難場所,一般是中小學牢固的體育館、教室和空曠的操場、公園等,而且還在街道旁設置統一、易識別的“避難場所指示標志”,便于指引公眾迅速、準確地到達應急避難場所。日本的酒店、商場、機場、地鐵站等公共場所都有明確的避難線路圖,在線路圖中清楚的標明目前所處的位置。
《地震避難演習》同樣也表現了人們去到避難所的過程,小丸子在去的路上還惦記著她的避難頭套。日本還有避難場所召集人的制度,負責該避難場的基本管理等,雖然劇中的召集人被小丸子們取笑,但這種措施關鍵時刻還是會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