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害包括直接災害、次生災害和三次災害等。地震時造成的建筑物工程設施的破壞稱直接災害;因建筑物工程 設施倒塌而引起的火災、水災、煤氣和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和放射物擴散等對生命財產的威脅稱次生災害。由次生災害引起的或因抗震防災體制不健全,人們防災意識淡薄、指揮 系統失靈而造成社會恐慌動亂,使震災加重稱三次災害。 城市是各種生命線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區,地上地下各種管網密布,地震次生災害尤為突出,國內外歷次大地震都有不同 程度的表現。如1975年2月5日海城地震(7.3級),鞍鋼因停電而鐵水凍結,高爐停產;營口市水電設備破壞,全市停水、停電,城市癱瘓。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地震,造成許多人失去了家園。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7.8 級),開灤礦供電中斷,涌水量猛增,礦井被淹;天津堿廠白灰捻滑坡使30多人喪生;化工廠閥門破壞、溢氯死5 人。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震(8.2級),水管破壞, 大火持續三天兩夜,橫濱被燒光,東京燒掉三分之二。
1964 年6月16日日本新漓地震(7.5級),油庫受震起火,直至 原油燒盡, 300多所民房工廠無一幸免。 1906年4月18日 美國舊金山地震(8.3級),火爐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統 破壞,大火持續三天三夜, 10平方公里的市區化為灰燼。 1960年5月6日智利地震(最大地震8.9級)引發海嘯,沿 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壞房屋16萬棟。
汶川大地震奪去了數萬同胞生命,二十多萬人受傷,十萬多平方公里成了重災區。如今,抗震救災大軍仍然奮戰在救災一線。災區人們的安危時時牽掛著億萬人們的心!大地震雖然過去,但是,自然規律和歷史記錄表明,大地震過后往往會產生次生災害,危害不可小視,如防范不當,仍會帶來巨大損失,專家提醒,當前要高度關注地震次生災害的發生。
地震次生災害一般是指地震強烈發生后,以震動的破壞后果為導因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災害。例如,地震發生時,震動使水庫大壩破壞,造成潰壩而引起水災;震動使化工企業管道斷裂,造成有毒危險物質溢出,引起新的災害。
從歷史震例來看,最主要的地震次生災害有:火災、水災、毒氣污染、細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海嘯、瘟疫等;馂某S傻卣鹫饎釉斐蔂t具倒塌、漏電、漏氣及易燃易爆物品等引起。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大地震,橫濱市有208處同時起火,因消防設備和水管被震壞,火災無法撲滅,幾乎全市被燒光。而地震滑波和泥石流災害多發生在山區、雨季。1933年8月25日四川迭溪7.5級地震,迭溪城被地震時山體滑坡所毀滅,又因附近的岷江山體崩塌堵塞而蓄水形成“地震湖”,1個多月后,“地震湖”把堵塞壩沖垮,使下游釀成大水災。
專家認為,此次汶川大地震誘發的地質災害、次生災害要比1976年唐山地震大得多。國土資源部高級咨詢研究中心教授岑嘉法分析說,因為唐山地震主要發生在平原地區,汶川地震主要發生在山區,因此次生災害、地質災害的種類不太一樣,汶川大地震引發的破壞性比較大的是崩塌、滾石、滑坡等,比唐山地震的次生地質災害要嚴重得多。另外,四川的水比較多,所以堰塞湖出現與唐山地震相比也是不一樣的,這些都要高度重視。
專家提醒,當前在搶險救災中,還要加強危險地質災害預警工作。由于汛期將至,雨季以后出現裂縫的斜坡、山體會更多,危險性會更大。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室主任李鐵鋒建議,地震災區要采用監測儀器進行監測,出現臨災征兆的時候要及時發出預警信息,以降低危險性。比如要增強對山體滑坡前裂縫的監測,同時,對一些滑坡危險區設置一些簡單的標志。隨著雨季的到來,災區救援隊伍和撤出人員要選擇開闊的地方駐扎,不能安置在山腳下,所有人員盡量不要在溝谷里面滯留。在救人任務結束之后,相關部門必須把整個重災區、地震影響區的地質條件、次生災害的情況調查清楚,對其危險性、穩定性做出評估,然后再進行災區重建工作。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張少泉研究員指出,地震也是一條災害鏈的起點,不僅地震本身將引起各種災害,還將誘發各種次生災害,如沙土液化、噴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與水庫決堤等。其中,地震所引發的次生環境災害也應高度重視。地震次生環境災害是指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汶川大地震后,造成什邡市的化工廠倒塌,數百人被埋,大量液氨泄漏,這是典型的地震次生環境災害。
張少泉研究員提醒,地震后還需重點防治水體污染,放射性廢物庫以及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庫(場)要加強控制和管理,要全面監視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經營、使用、生產、存放場所和可能產生有毒有害廢水、廢氣、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生產企業,尤其要保障飲用水源保護區的環境安全。
汶川大地震也使污染防治設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長期從事水污染控制技術和政策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的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凱軍研究員建議,災區治污設施重啟時需重視潛在風險,確保治污設施完好方可運行,要密切關注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果,達標排放。對于城鎮污水處理廠,要密切關注菌種的活性,長時間停止運行的污水處理設備停止曝氣后好氧微生物大量死亡,厭氧狀態導致污泥將會產生大量的可燃氣體,要特別注意可能引發的安全問題。現在地震災害出現了降雨情況,一旦大量化工原料隨著雨水進入水體,將引發水污染事件。另外,還要加強對地表水水質、農業灌溉用水、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避免污染大面積擴散。還要加強飲用水源地的管理,確保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