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初的第一周是日本的全國消防周,每所中小學都會組織學生們進行一次地震火災的預防宣傳活動。白巖松在最近的一次訪問日本中,恰好趕上了東京目黑區立東山小學進行的一次防災演習活動。這次活動,校方設計在不通知全校師生的情況下進行。中方媒體對演習進行了一次全程記錄。
上午10點10分,有兩個班在上體育課,其它的學生都在教室上課。學校副校長久保榮開始通過擴音器向全校發布地震警報:全體師生注意了!剛才接到地震警報,我們所在的城市有地震的情況出現,請大家馬上作好避難準備!做好應對準備!
聽到地震警報后,二年級四班的老師馬上傳達躲避的口令,學生迅速鉆到桌子下面。一年級四班的代課的男老師馬上停止上課,指揮學生迅速鉆到課桌下面,等待老師的下一個指令。
白巖松他們發現,所有師生在聽到地震警報后,都在一分鐘內完成的躲避行動。
久保榮副校長接著又下達了地震引發火災的警報,教室里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馬上向操場的空曠地帶集合。學生們排隊,頭上還戴著一個帽罩,主要用來防煙火。很快,所有學生都整齊的聚集在操場中央,校長櫻橋賢次先生總結了這次防災演習的情況。校領導告訴中方人員,這種演習有時是上課時高,有時是下課的時候突然就搞。
就這樣,一場毫無準備的防災演習,在短短5分鐘內就完成了全過程。
讓白巖松們驚訝的,不僅是全校1000多名師生在5分鐘內就全部集合完畢的速度和效率,還有他們在整個過程中始終如一的安靜、沉著以及良好的秩序。
白巖松現場采訪了幾位小學生。甲說:“首先我要保護好自己的腦袋,然后注意周圍有沒有火。如果有火,先要熄滅!币艺f:“在火災中,通常都是吸進煙才昏倒的,所以不要站著,而是要爬著出去!北f:“我們平時經常做這樣的訓練,發生情況時我們只要照著做就可以了,所以我不怕!
據說日本人時刻提醒自己“如果今天發生災害怎么辦?”從小養成的憂患意識和防災傳統,平時訓練應災的手段。日本的防災觀念告訴我們,在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享受平靜富裕生活的人們不要放松警惕,要永遠保持危機意識,才能遇危不難,遇險不死。幾年前在哈爾濱一家白天鵝的餐廳發生火災,當時有一半的日本旅客在里面就餐。突發火災,日本人全部逃生,30多位國人遇難。中日兩國遭遇特大地震的傷亡數比較,更說明了兩國國民在防災自救方面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