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盡量利用建筑內部設施逃生。
防煙樓梯、普通樓梯、封閉樓梯、觀景樓梯進行逃生;利用陽臺、通廊、避難層、室內設置的緩降器、救生袋、安全繩等進行逃生;利用墻邊落水管進行逃生;將房間內的床單或窗簾等物品連接起來進行逃生。
二是不同部位、不同條件下的逃生方法。
當某一樓層或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勢已經蔓延時,不可驚慌失措盲目行動,而應注意聽火場廣播,再選擇合適的疏散路線和方法;當房間內起火,且門已被封鎖,可通過陽臺或走廊轉移到相鄰的未起火房間,再行疏散;如果晚上聽到火警,
利用一切有利條件逃生,不要輕易跳樓
盡量利用建筑內部設施逃生
先讓老、弱、病殘、孕婦、兒童逃生
用水澆濕門窗、阻止火勢蔓延
應首先試房門是否變熱,若已變熱,門就不能打開;若門未熱,可通過正常途徑逃離房間;當某一防火分區著火,大火已將樓梯間封住,可先疏散到房頂,再從相鄰未著火樓房的樓梯間疏散;如建筑內火大、煙濃,無法逃生,就要緊閉門窗,不斷用水澆濕門窗、阻止火勢蔓延,切不可打開門窗,更不可跳樓,要想辦法與外界聯系,等待救助。
三是自救、互救逃生。
利用各樓層存放的消防器材撲救初起火災;充分運用身邊物品自救逃生,如把床單、窗簾等接成繩,進行滑繩自救;或將自來水設法淋濕門和墻壁,阻止火勢蔓延;對老、弱、病殘、孕婦、兒童及不熟悉環境的人要引導疏散,共同逃生。
消防部門有關人士還建議在高層辦公的白領,可準備手電筒、毛巾等逃生用品,以備不時之需。女士可準備一雙平底鞋,方便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