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8:19:46
網絡尤其是微博等傳播渠道,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很多信息省去了求證和把關環節,被直接發布出去,為流言的傳播提供了便利。但報刊廣電網站等媒體單位作為專業的傳播機構,有更嚴苛的專業要求,在這類敏感信息上,有責任有義務進行更多調查和求證,阻擊流言傳播,更不要成為流言的“源頭”
不久前,一條西瓜“爆炸”的消息迅速在全國范圍內傳開,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因為西瓜使用了一種膨大劑的緣故,由此引起了消費者的恐慌。在消息的“源頭”江蘇丹陽市,西瓜嚴重滯銷,瓜農損失慘重,爆炸留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5月25日《新京報》)
西瓜“爆炸”的沖擊波,影響已不僅限于消息的“原產地”。即使在權威部門澄清“適量使用膨大劑對人體無害”之后,很多人仍半信半疑。在海南、四川、山東,甚至北京郊區龐各莊,都出現了西瓜滯銷,很多根本沒有用過膨大劑的瓜農,也被誤傷。正當上市季節的西瓜身價大跌,甚至爛在地里無人問津。
一條流言壞了一個產業,在信息高速傳播的今天,這樣的情形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之前的“香蕉致癌”“蛆蟲柑橘”等傳言,都曾引發大范圍恐慌和擔憂,需要調動不知多少倍的傳播力量,才能逐漸消除影響,重建信心。
農業專家認為,膨大劑是農業部批準使用的激素類農藥,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將其列為不需要進行毒性管理豁免物質清單,其殘留也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標準,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它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而新華社記者的調查也證實,在西瓜爆裂嚴重的江蘇丹陽,多數瓜農并未使用膨大劑。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汪良駒和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徐錦華走訪了10戶裂瓜瓜農,其中只有一戶使用了膨大劑。徐錦華研究員認為,裂瓜本身是西瓜生產中的常見現象,裂瓜原因很多,品種、天氣、田間管理(包括施用膨大劑)這些因素都不能排除,即多因一果。但是,不少媒體,都把裂瓜“禍因”的重點引向膨大劑。這就不客觀了。
盡管各路專家釋疑,人們對膨大劑的危害仍采取“寧愿信其有”的態度,隨后甚至出現了這樣的說法:吃了這樣的西瓜會導致人體細胞膨脹,免疫系統紊亂等,搞得人心惶惶。
這幾起食品安全事件的產生和傳播,都有相似的規律,因為香蕉得了一種類似于人類癌癥的疾病,演變成“吃香蕉致癌”;因為柑橘上發現一種僅危害柑橘的害蟲“大實蠅”,被傳成了柑橘吃出蛆蟲;根本不存在的“黃瓜涂避孕藥”,被傳成了吃了這樣的黃瓜會“絕育”,會“斷子絕孫”。原本一個簡單的事實,經過望文生義的想象、三人成虎的確認,再加上一些媒體不加求證的傳播,就變成了嚴重的公共事件。
這些事件的出現,輕則傷農,重則殃及整個行業,各環節都是受害者:消費者人心惶惶,忍不住后怕;流通環節無生意可做,已經定的貨可能砸在手里;最慘的還是農民,可能在短期內血本無歸,甚至被逼上絕路。這似乎是一個多輸的局面,更郁悶的是,這些消息似乎找不到確定的源頭和策劃者,因此也很難找到人為此負責。
從傳播學上講,這是典型的“流言”傳播模式:一條信源不明、無法得到確認的消息或言論,通過各種渠道迅速傳播。流言產生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二是正常的傳播渠道不暢或者功能減弱。因此,減輕流言的負面影響,也應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當前脆弱的食品安全環境,為流言的產生提供了土壤。當流言出現時,權威聲音缺席或者反應遲緩,也助長了流言的傳播。辟謠時,關于西瓜膨大劑的各種危害已經滿天飛,再加上辟謠不夠細致全面,未能做到分層次“精準打擊”,也導致人們對專家的信任打折。
因此,為改善食品安全環境,在農業生產中,也應該進一步明確標準、加強管理,讓農民掌握哪些激素和農藥是安全的,使用標準多少;出現疑似生產事故和傳言,要有上報和調查機制,權威部門要早說話,說真話,讓權威聲音領先流言到達消費者。而報刊廣電網站等媒體單位作為專業的傳播機構,有更嚴苛的專業要求,在這類敏感信息上,有責任有義務進行更多調查和求證,阻擊流言傳播,更不要成為流言的“源頭”。
在這方面,“黃瓜涂避孕藥”流言較快被擊破,有一定借鑒意義。在出現有關報道之后,有媒體迅速求證相關專家,撰寫報道和評論澄清事實;一些民間科學組織,也調動自身資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追溯這一說法的源頭和傳播過程,借機普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科學知識。因此,這一傳言雖對黃瓜產銷有一定影響,但沒像西瓜這樣慘。
網絡尤其是微博等傳播渠道,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很多信息省去了求證和把關環節,被直接發布出去,為流言的傳播提供了便利。但是,這些方便快捷的傳播渠道,也可以為傳播權威信息所用,公開透明的傳播渠道,本身也有自凈功能,可以大大縮短流言的生命期。
在此次西瓜膨大劑危機中,媒體上真實和理性的聲音也開始逐漸跟上。一些被“誤傷”的瓜農,也嘗試利用微博為自己正名,并推銷當地的西瓜。目前來看,效果不錯。兩天前,攀枝花市鹽邊縣永興鎮新民村瓜農開通微博賣瓜,短期內一條微博被轉發6萬多次,附近超市、商家也聞訊趕來,一天時間,鹽邊縣西瓜就賣掉了3000噸,還剩下5000多噸。
網絡、微博等傳播渠道,使用門檻相對更低,有了電腦或手機,農民也能上網,是減少不同階層間信息鴻溝的一個機遇。期待這樣的微博辟謠和微博營銷能夠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