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關是否注銷過氧化苯甲酰面粉添加劑的問題,多年來爭議不斷,有評論形象地指出,“八年抗戰”都沒有解決好面粉增白劑的問題,可見推進這一注銷舉措之難。令人欣慰的是,從9月12日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到日前國家標準委正式審查同意注銷過氧化苯甲酰,在短短的數天之內,有關方面就給民意以肯定的答復,這種態度不愧為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食品安全問題,近幾年來呈高發態勢,“三鹿奶粉”事件后讓人談三聚氰胺而色變;長江“毒魚”、洗蝦粉小龍蝦等,社會公眾一次次被知名或不知名的化學類或所謂的“增加劑”類產品所重創。在這樣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狀態下,社會公眾的神經更為敏感,為了安全起見,公眾已經對一些含有不當添加劑的食品無法信任。日前卷土重來的“是否允許添加面粉增白劑”的博弈之中,不排除正是由于公眾行動上的積極參與,才讓有關部門堅定了決心。
有關方面能順應民意而為,也是對待食品安全的一種理性姿態。今天的無比重視,是迫于社會輿論壓力,還是因為職責意識的提升,總之,國家有關方面能夠在爭議之中迅速找到答案,這本身就是一種對面粉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的責任之舉。
更值得一提的是,注銷過氧化苯甲酰的理性舉動,或能成為今后處理類似的食品安全爭議的“標本”——如果為公眾負責,原則就應該是“能不加的就一定不加”,“能禁止的就一定禁止”。既然最終的注銷決定,得到了最廣大公眾的認可,我們也不妨以注銷過氧化苯甲酰為契機,進一步厘清現有的食品添加劑目錄標準,對于那些可有可無的添加劑該注銷的就要注銷,對于可能有安全隱患、長期食用可能對大眾健康不利的,就應該像過氧化苯甲酰標準那樣,一概清除。畢竟,在食品衛生安全上多加幾道“閘門”,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乱徊,該局將繼續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檢驗頻次,嚴防違法添加行為“死灰復燃”,依法查處將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作為食品添加劑進行銷售、使用的違法行為。凡發現企業庫存的不明添加物質,立即現場監督銷毀,并拆除微量添加設備,徹底杜絕食品安全隱患。
借助面粉增白劑的注銷,讓各類食品更加安全放心,符合公眾期待,也是注銷面粉增白劑的最大社會價值。
現在市場中面粉的品牌繁雜,消費者在購買面粉時很擔心購買了劣質面粉。為此,豐臺分局岳各莊工商所發布消費警示,教您幾招選購優質無食品添加劑的面粉。在購買優質無食品添加劑的面粉時可以通過一看二聞三捻的方法。
一是看面粉的顏色
小麥中有微量的胡蘿卜素,所以面粉應該是乳白或者發黃的顏色;添加了增白劑后,發生氧化反應,面粉就變成雪白或慘白色了。
二是聞面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