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是現代化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安全文化建設中,企業工會具有“充分發揮群眾組織優勢,切實加強安全監督檢查,有效促進企業安全和諧發展,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積極實施關愛職工健康工程,維護職工的身心安全,確保職工的健康權、生命權,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創造安全穩定環境,保證社會和諧、企業發展”的雙重作用。
主 題 詞: 安全文化 企業工會 雙重作用
精細管理工程創始人劉先明提出,企業安全文化就是企業在實現企業的宗旨、履行企業使命而進行的長期管理活動和生產實踐過程中,積累形成全員性的安全價值觀或安全理念、員工職業行為中所體現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構成和影響社會、自然、企業環境、生產秩序的企業安全氛圍等的總和。
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是現代化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只有把企業安全文化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使之滲透到企業生產的全過程,才能營造企業良好的安全風氣,建立良好的群體安全意識,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預防和杜絕事故發生、保障職工生活質量,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質。
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營造企業“關注安全、關注生命”的輿論氛圍,不僅對推動企業安全管理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而且對提高職工安全思想意識并指導其行為,從而達到“我要安全”的最終目的,也將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企業安全生產的危害因素以及企業工會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的雙重作用
近幾年,由于一些企業無視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片面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忽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人員傷亡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損失。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三違”和管理不善仍然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叭`”現象突出表現在用火等直接作業環節,進入受限空間、車輛交通等過程中不遵守規章制度,安全意識淡薄,個別干部職工在工作中沒有做到“三不傷害”,既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 二是一些企業沒有嚴格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對兄弟企業發生的事故沒有引起高度警覺,以致其他企業發生的事故再次在本企業重演。甚至個別企業對本單位發生的事故也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從管理上查找原因,從規章制度、現場監督檢查上加強管理,導致悲劇重演。 三是部分企業對現場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導致生產施工現場“低標準、老毛病、壞習慣”現象仍然存在,影響安全生產,甚至釀成事故。
企業工會是工會會員和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筆者認為企業工會應該具有雙重作用,一是充分發揮群眾組織優勢,積極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切實加強安全監督檢查,有效促進企業安全、和諧發展,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二是積極實施關愛職工健康工程,維護職工的身心安全,確保職工的健康權、生命權,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創造安全穩定環境,保證社會和諧、企業進步、家庭幸福。
二、積極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充分發揮工會在促進企業安全、和諧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1、廣泛動員職工積極參與企業安全工作。工會組織的優勢就在于群眾性、倡導性。胡錦濤總書記在工會十五大上明確指出:工會要充分發揮“大學校”的作用。《企業工會工作條例》在工會基本任務中提出,要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組織職工學習文化、科學和業務知識,提高職工素質。因此,作為企業工會在安全文化建設中,一是要通過開展安全教育,積極倡導“我要安全”的理念。要使職工把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珍愛崗位、珍愛家庭的情感轉化為自己的自覺行動。要教育職工牢固樹立“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以及“安全才能生產、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能回家、安全才能幸!钡乃枷胗^念。二是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滲透安全文化的觀念。要經常開展“我要安全”文藝節目展演、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征文比賽、寫一份“安全家書”等活動,在潛移默化中,使職工真切地感受到安全帶來的吉祥、健康和快樂,以及給社會和企業帶來的進步和發展。第三,要運用激勵機制,創造安全文化的環境。要通過大力宣傳、表彰安全先進個人、安全標兵、安全衛士的先進事跡,營造一個人人講安全、個個要安全的氛圍,激勵職工嚴格按照安全規章和標準進行生產和操作,并使之成為自己的行為規范。
2、協助和督促企業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镀髽I工會工作條例》在工會基本任務中提出,工會要協助和督促企業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參與勞動安全衛生事故的調查處理。因此,作為企業工會首先要把民主監督管理體現在安全文化上,從源頭參與維權職工權益。在職代會上要把涉及職工安全等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交給職工代表進行廣泛討論,形成決議,同時要組織職工代表定期檢查職代會決議的貫徹情況,為建立和發展規范有序、和諧穩定的企業新型勞動關系做出積極努力。其次,要就職工的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衛生和保險福利等方面的工作與企業行政開展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保證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最大化。同時要組織雙方代表經常督促檢查集體合同及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督促行政做好整改工作,并將集體合同的履行、整改情況向職代會做出專題報告。
3、監督領導干部率先垂范重視安全生產。過去,國有企業有一個好的傳統就是“職工三班倒、班班見領導”。而現在由于種種原因,一些企業領導干部嚴重脫離職工群眾,不能及時深入現場發現安全隱患,當安全生產出現問題、職工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不能及時到現場處置,給企業安全和職工生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尤其是近幾年我國的煤礦企業接連不斷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血淋淋的教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近日,國務院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安監總局頒布實施了《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及安全監督檢查規定》,明確界定了煤礦領導帶班下井人員范圍,包括煤礦主要負責人、領導班子成員和副總工程師。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廣西河池市環江縣朝陽煤礦卻出現了突擊提拔7名礦長助理替代礦領導下井帶班事件。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趙鐵錘日前表示,個別煤礦的領導特別是小煤礦的領導不愿意下井,以工作繁忙等種種借口逃避帶班下井,或者突擊提拔所謂的“礦長助理”“帶班礦長”替代礦領導下井帶班,這些做法都是極其錯誤的,必須立即予以糾正。作為企業工會要積極發揮職代會民主評議干部委員會的作用,要監督各級領導干部嚴格執行國家的各項規章制度,發現違反規定的行為,要及時予以提出并要求其改正。對嚴重違反規定的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要在職代會上提出罷免建議,確保各項制度得到有效落實,職工生命得到可靠保障,進而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4、建立勞動保護網絡維護職工生命安全。《企業工會工作條例》第39條指出,要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建立工會勞動保護責任制。因此,各級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工會勞動保護三級網絡的作用,定期組織職工代表和勞動保護檢查員開展安全監督檢查,特別是要組織好夏季職工勞動保護的監督檢查工作。要重點檢查各級勞動保護組織機構、制度是否建全;對新建、擴建、改建項目是否做到“三同時”;對危及職工安全、健康的隱患,是否提出整改建議;職工在崗勞保著裝是否按規定執行;是否建立職業衛生檔案、健康監護檔案、培訓檔案和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檔案等等。對在檢查中發現的違反勞動保護規定的行為要及時予以糾正,對不能及時整改的要及時通報給行政予以立項整改,并監督有關部門將整改情況向職工反饋。
5、廣泛開展職工科技創新活動推動企業安全生產!镀髽I工會工作條例》在工會基本任務中提出,工會要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崗位練兵、技術練兵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因此,各級工會組織在安全文化建設中,應當緊緊圍繞企業安全生產這個永恒的主題,充分發揮工會群眾組織的優勢,大力開展職工崗位技能競賽,充分調動廣大職工愛崗位、學技能、練本領、創一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營造了崗位靠競爭、晉升靠學習、待遇靠努力、收入靠貢獻的良好氛圍。在勞動競賽中,要以同行業的國際、國內最好水平為標桿,對標先進、超越自我、爭當標桿,人人爭當消除安全隱患的“啄木鳥”、個個爭做企業安全的“守護神”。充分發揚工人階級的主人翁精神,為實現企業安全生產運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而努力。在合理化建議活動中,要發動職工緊緊圍繞企業精細管理、挖潛增效、節能減排、安全環保等重點工作,通過開展建言獻策活動,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勞模工作室、首席技師工作室、主任聯誼會、技師聯誼會、班長聯誼會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增強職工創新意識、培養職工創新思維、提高職工職業技能,推廣職工創新成果、推廣職工先進操作法,鼓勵職工強素質、練絕活、破記錄、創品牌、增效益,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創建安全型、效益型、和諧型企業。
三、積極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充分發揮工會在維護職工身心健康、創造安全穩定環境中的重要作用
現代安全管理的任務是為了人,即管理的目的是以人為本。從安全文化來講,只有做好人的工作,才能避免大多數事故以及不穩定因素的發生。因此,要建設好安全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力求“人的本質安全化”。作為企業工會在履行職能時,要充分體現人性化管理,牢固樹立為職工服務的理念,設身處地為一線職工著想,盡力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堅持人性化管理,才能夠極大地激發職工的熱情和主人翁責任感,才能夠使企業的安全工作、穩定工作從被動變成主動,從而才能有效地推進企業安全、和諧、發展的進程。
1、實施好“關愛職工健康”工程!镀髽I工會工作條例》在工會基本任務中提出,工會要推動企業關愛職工,引導職工熱愛企業,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要協助企業辦好職工集體福利事業,做好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作為企業工會要把企業黨政托付給工會的“關愛職工健康工程”做好,把維護好企業大好局面、維護好職工隊伍的穩定,當作建設安全文化工作的大事擺上工會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原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鐘道恒博士說: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無知。因此,為了加強職工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職工身體健康,工會組織在實施“關愛職工健康”工程中,要做好職工健康體檢、健康療養工作,普及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各級工會干部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為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不斷完善幫困救助機制,深入實施“大病救助”、職工互助互濟、“金秋助學” 等“送溫暖工程”,把幫困救助做成“叫得響、得人心、見實效”的民心工程。金陵石化工會實施的“關愛職工健康”工程中,發放1本《職工健康指南》、配備1只“小藥箱”、推廣1套保健操、配發1件巡檢馬夾、添置1把小雨傘、人手1張倒班日歷;30年以上倒班工齡的職工贈送1輛捷安特自行車等七項系列活動,深受職工好評。
2、筑起職工心理健康防線。職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企業安全生產永恒的主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健康已經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奮斗目標!靶腋V笖怠币呀洺蔀閺V大職工關注的熱門話題。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的凸顯期,不能否認,富士康公司員工的“十二連跳”給不少企業職工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影響。作為企業工會,首先應當通過召開職工座談會、開展問卷調查、與職工談心交朋友等形式,認真了解職工對當前國家實施的有關方針政策的理解、對工人階級主人翁地位的認知情況,及時掌握職工的生活狀況、心理健康、業余文化生活等方面情況,通過分析尋找解開職工心理疙瘩的“鑰匙”。同時建立職工心理咨詢站,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強新時期職工思想引導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各級工會還可以開展職工心理咨詢師培訓工作,舉辦女職工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舉辦班組長心理健康咨詢活動,為基層單位培訓心理咨詢小教員,為普及職工心理健康知識打下基礎;在專兼職工會干部培訓班設置心理健康咨詢課程,一方面為工會干部進行心理咨詢,幫助工會干部緩解心理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工會專兼職干部做好職工心理疏導的知識和能力,共同筑起一道職工心理健康防線。
3、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構建安全和諧氛圍。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要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發揮團結、引導職工的優勢,弘揚主旋律。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各種文化、體育活動和比賽,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努力營造和諧的企業安全文化氛圍。工會文化宮、圖書館、閱覽室、乒乓館、多功能廳、體育場、游泳池是職工學習知識、增長才干、陶冶情操、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學校與樂園”。這些陣地也是企業文化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是弘揚先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展示工會工作的重要窗口;是工會發揮聯系職工群眾橋梁和紐帶作用的重要載體;是工會維護職工精神文化利益的重要途徑。因此,工會組織加大對這些陣地的管理,切實發揮各類設施的功能,面向基層工會、面向廣大職工開放,努力創造一個良好地學習、生活、娛樂、安全、和諧的環境。
通過寓教于樂的活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凝聚人心,使職工對企業產生信任感、榮譽感,并自覺地將自己與企業融為一體,從而釋放出無窮的能量。
文化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普遍認同并追求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生活方式的理性表達。建設好企業的安全文化,營造好企業安全文化氛圍,不僅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 “我要安全”的自覺性,提高職工的生活價值和工作價值有著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所以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工會大有可為,企業工會“充分發揮群眾組織優勢,切實加強安全監督檢查,有效促進企業安全、和諧發展,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積極實施關愛職工健康工程,維護職工的身心安全,確保職工的健康權、生命權,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創造安全穩定環境,保證社會和諧、企業進步、家庭幸!钡碾p重作用無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