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初中學習好,為什么到高中學習就變差了?很多人不了解初高中差異
很多高中生的家長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在初中的時候,成績還不錯,上高中后,不再整天嘻嘻哈哈,也變得懂事起來,學習看上去也更用功,但是成績反而就一落千丈呢?
很多人不了解初高中差異。實際上,很多初中學習好的孩子,到了高中,多少都有不適應高中學習的現象出現。這是由于初中學習的特點與高中學習相比,有著明顯地不同。
學習內容程度不同
初中的學習,都是些非;镜恼n本知識,要求也很基礎。只要跟著老師,跟著課堂的進度,掌握了課本的基本知識,就很容易考出好的成績。而高中學習,除了課本的基礎知識意外,還需要有更靈活的運用,這種要求就比較高,需要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自己能夠融會貫通,懂得舉一反三。
初高中差異老師教授的方式
一般來說,初中的老師,講課完成后,會進行各種各樣地檢查,如進行課堂提問,小測驗,課下固定的作業,上交課后作業的方式,確保孩子已經掌握教授的知識全部內容。同時對沒有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輔導或者補漏,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掌握好課本的知識?梢赃@樣說,初中完全是老師推動孩子去學習,孩子只需要被動接受即可。
高中的老師,由于課程的內容非常多,老師能夠按時按量地講完課本知識已經實屬不易,無法像初中老師那樣進行各種各樣的檢查,只能依靠孩子的自覺性,自我學習和自我控制能力,主動地完成老師的任務。同時高中老師不會像初中老師那樣逼著孩子去完成作業。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主動地選擇性的學習。需要孩子有非常好地自覺性和自律性才能更好地完成高中的學習任務。
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
初中的孩子,還處在自覺性不高,自我控制力不強的階段,在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孩子接受知識主要以記憶為主,以理解和擴展為輔,掌握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即可。
而到了高中階段,需要孩子具有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時高中階段已經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課程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復雜。甚至有人調侃說,高中是自己人生知識的頂峰階段,這不是沒有道理的。而高中知識,以理解和推理為主,以記憶為輔,需要孩子具有很強的知識關聯性,和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滿足高中學習的特點。
考試的檢驗方式不同
初中考試的知識,都是來自于課本知識,基本上是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簡單檢驗,在考試的時候,保證孩子擁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斟酌。很多試卷的內容,大部分孩子只需要考試規定時間的2/3即能完成,剩下的時間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檢查和補漏。
而高中考試的知識,基本上都是課本知識的延伸,并且往往是多個知識點融合進行考查的。更不用說綜合類考試,是對不同學科的融合考查的。需要孩子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能夠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進行知識點之間的推理和聯想,才能能夠應對。
同時高中考試試卷的題量很大,往往很難在規定的考試時間內完成,只能夠按照自己知識點掌握情況,進行合理安排時間,合理地取舍,才能夠實現在有限地考試時間內,爭取最大的分數。
總而言之,高中學習,需要孩子以更好的主動性,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以及對知識關聯性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在高中學習和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