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有兒女》劉星抱怨自己沒特長:給孩子報興趣班,弄清楚這3個問題,能少走彎路!
科普讀物
名著閱讀
開學必備
益智玩具
說起興趣班,相信父母們都不陌生。
現在這個年代,誰家還不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
音樂、美術、舞蹈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再高級點的有馬術、擊劍等“貴族”類興趣班。
總之,現在的孩子,沒點兒興趣特長,說出去都怪不好意思的。
之前看到有位媽媽在網上發帖,說女兒上大學第一天,就哭著打電話,問她為什么小時候沒有給她報個興趣班,學點兒特長。
原因是大學軍訓的第一天,有才藝展示。同學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彈吉他……
唯獨她,什么都不會。
媽媽聽完既無奈又自責:
小時候沒讓她學,是因為想讓她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上了初中,又怕興趣班影響學習,所以就一直沒讓她學。
無獨有偶,情景劇 《家有兒女》中,劉星和媽媽也有一段關于興趣班的對話:
劉星:“小時候怎么沒有給我培養一個特長?”
媽媽:“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你自己不學!”
劉星:“我不愿意學,您就不讓我學啦?”
“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您就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 從小您就得逼著我學。”
這番話讓媽媽劉梅竟無言以對。
給孩子報興趣班,確實是個難題。關于興趣班的討論,也是眾說紛紜:
小時候不讓孩子學,錯過 關鍵期再學可就難了;
將來別人都有一技之長, 自己孩子什么都不會,會缺乏自信;
孩子上興趣班, 費時費力費錢,孩子又累又痛苦,甚至搞得全家緊張;
費了半天勁,也 沒見孩子學出個什么樣子來,上班似乎也沒有什么用;
孩子上興趣班就是 三分鐘熱度,學到一半就開始鬧著不想學了,總是 半途而廢……
所以,到底該不該讓孩子上興趣班呢?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先要下面厘清幾個關鍵點。
01
關鍵期是否存在?
關鍵期確實是有的,它指的是: 在一個特別的時期,人的大腦會經歷一些關鍵性的發展變化。
在這個時期里,如果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孩子的大腦就能得到良好的發育,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
但是,在《大腦研究與兒童教育》一書中,科學家們更愿意把這些時期稱作敏感期。
在這些時期,如果孩子處于不利的環境中,如營養不良、環境污染、受忽視和虐待等,那他們的大腦發育和能力發展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最重要的是,目前也并 未見到有力的腦科學研究證據說明:如何通過人為的手段加強和加快大腦發展。
專門的爬行訓練、早期識字、聽特定的音樂等并不會對大腦發育有特別的作用。
大腦的發育需要豐富、廣泛的刺激,并調動人體所有的感覺和運動。
所以,科學家們認為,孩子生活的環境條件只要達到一個底線,大腦的發展就不存在困難。
而大多數家庭環境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發展條件都是充足的。
其中, 最能促進孩子發展的早期環境,是讓孩子得到親切的關懷和照料,并支持和鼓勵孩子的活動及探索。
02
興趣班能促進孩子的
大腦發育和能力發展嗎?
如果興趣班的課程安排和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考慮孩子的特點,有趣且形式多樣,能夠豐富孩子的體驗,刺激孩子思考,那么就有益于孩子的發展。
但孩子若在興趣班失去親情交流、失去自由玩耍和與同伴的交往,情緒、身體以及興趣受到傷害,那么我們就需要做出權衡——
為了獲得某種技能而失去全面均衡的發展,是否劃得來?
那如果在家里教,能讓孩子得到很好的發展嗎?
其實父母若能為孩子提供足夠豐富的環境條件,孩子在家學習同樣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父母引導孩子的學習能夠增強親子之間的交流,這是興趣班所不能提供的。
不過,這對于父母的 時間、精力和能力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此外,家庭環境也難以提供合作、競爭等等集體學習的氛圍和條件,這使得孩子有可能缺少與同伴交流帶來的發展機會,如智力的相互激蕩,人際交往技巧的練習,集體感、團隊精神的獲得等等。
所以,興趣班可以成為家庭教育非常有益的補充,但 把孩子發展的籌碼完全放在興趣班上,是有問題的。
無論如何,親情、與父母的交流對于孩子的發展來說,都是基本的和不可替代的。
03
興趣班上了一半,就不上了,該怎么辦?
孩子上興趣班總是“三分鐘熱度”,相信是很多父母都頭疼的問題。
沒上任何興趣班之前,孩子對畫畫、音樂或者跳舞等等興趣十足。于是,父母希望他們對這些事更有興趣而把他們送進了興趣班。
但是,幾次課之后,不是孩子哭著不肯再去,就是父母猶豫著還讓不讓孩子去。
這時候,怎樣做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我想,這里首先要明確一個定義: 興趣班,顧名思義,就是依據孩子的興趣選擇的課程。
所以,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先按以下步驟來平復自己的內心:
1. 冷靜!
面對孩子“我不上興趣班”的宣言,您一定要特別冷靜。
在這個節骨眼上,批評的話會讓孩子覺得不被理解,而且以后可能封閉起自己的感受。
耐心找到孩子的心聲,才是最重要的。
2. 興趣為先
興趣班的主要功能是培養興趣,而不是學習的結果。
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出于自己的意愿,好心為孩子做主,選擇一些在成人看來重要但卻與孩子興趣相去甚遠的興趣班。
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就不愿意接受了。
所以,為孩子選擇興趣班,還是要從孩子的興趣著手,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做適合的事,孩子才會真正喜歡。
3. 游戲為主
游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當孩子實在不喜歡上興趣班時,您不妨尊重他的選擇,選擇放棄!
因為 玩耍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孩子通過玩耍能夠獲得 思考力、專注力,這將會轉變成他學習的動力,使他可以為了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忍受枯燥的練習。
而生動有趣的講解和示范、豐富的游戲,也是一個好興趣班的標準。
如果一個興趣班讓孩子覺得一點兒也不好玩,最好就不要讓孩子上了。
事實上, 很多成年人都曾因為兒時興趣班的經歷,而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與朝氣。
我的朋友陳智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人特別聰明,任何事情,只要交給他,你就可以放心地睡大覺了。
但我總覺得他有什么地方怪怪的, 后來才發覺,是他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興趣,比如聽音樂會、看畫展甚至看電影,邀請他參加,他大多會禮貌地謝絕。
難道他什么愛好都沒有?
后來一次聚會上,看到他熟練地表演功夫茶道時,我才知道了緣由。
他說:“從小我父母就很重視我的興趣,希望我能全面發展。
他們發現我喜歡亂涂亂畫,就給我報了美術班,讓我好好地學習繪畫。后來看我對音樂有興趣,就又給我請了老師,教我吹薩克斯。
你們無法想象,我上過多少興趣班!
我還學過書法、圍棋、跆拳道、英語、游泳、擊劍、現代舞…… 每次開始的時候,我還都挺有興趣。
可是,這些本應該挺好玩的課,下課卻都要完成作業,我父母還輪流陪著我練習,不斷地讓我報名參加考級和各種比賽。
很快我就厭煩了,想出各種理由,最后死活都不肯再參加任何興趣班了。
我父母不僅浪費了很多錢,還對我非常失望。我呢,也不高興啊!
所有折磨過我的那些事情,我都不想再沾邊了。
這不,3個月前,我突然發現,茶道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挺好玩,可以很單純地享受一下生活,還不用擔心考級!”
我們都笑了,快30歲的人了,被“考級”折磨出的后遺癥還未消除!
04
其實,孩子對音樂、繪畫、舞蹈等藝術形式天然有著強烈的興趣。
但是,當家長和老師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對孩子進行興趣開發后,孩子就不得不在固定的時間,面對固定的教師,學著固定的教材,重復著固定的內容,達到固定的標準。
孩子獲得的證書越來越多,臉上喜悅、開心的笑容就越來越少。
各種興趣班,讓孩子對各種藝術活動的興趣日益萎縮。甚至有些孩子,積累了越來越多的 厭倦或者仇恨。
所以,家長如果真的希望孩子既能全面發展,又能快樂生活,就要考慮上興趣班的得與失。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擁有一技之長,但除此之外,還需要 發展一些真正的個人興趣,這才是心靈可以自在享受的領域。
分割線
〖父母必讀新年第5期留言活動〗
請以 “孩子不想上興趣班,該堅持還是放棄”為主題,
在文末評論區留言,
點贊前3名的朋友將獲得我們的贈書好禮
(包郵)!
領取禮品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
別忘了文末 【點贊】和 【在看】噢~
本文知識內容刊于《父母必讀》雜志
編輯 《父母必讀》編輯部
組稿排版 宋宇 視覺設計 宮穎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點擊下方封面圖一鍵下單。
右邊給我 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