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帶給孩子的傷害,很現實
如今寄宿制已經不再是大學校園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初中高中開始實行寄宿制,這為平時工作非常忙碌的家長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因為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家長就會省心很多,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寄宿制學校的生源才越來越好。
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因為他們對學校的監管力還是有質疑態度。
很難保證這些孩子到了學校之后,老師能夠面面俱到。至少和孩子在家庭相比,未必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
關于寄宿制學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絕對的答案,也許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些家長覺得寄宿制學校好,是因為他們平時真的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關心孩子的學習,有的家長覺得寄宿制學校有弊端,是因為他們擔心孩子在自由的空間里有可能變壞。
我國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曾經在一檔節目中對寄宿制學校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直以來都以口舌犀利著稱的他,在談到這個問題時也非常直接,明確表示:
再苦我也不會讓孩子寄宿,雖然很辛苦,但這就是人生。
當然,白巖松反對讓孩子上寄宿學校是有自己理由的。
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影響親子關系
孩子在成長期最
需要父母的關心和陪伴,
但是如果父母在他們未成年之前就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會讓孩子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
甚至
有些敏感的孩子認為父母拋棄自己
,不愿意和自己相處,這會導致他們對父母產生怨恨,從而影響親子關系的發展。
2、影響孩子的智力
孩子的智力是隨著他們的成長不斷被開發的,我們經常會說盡量發掘孩子的潛能,其實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和孩子的智力有關。
如果是普通學校,孩子不僅能夠在學校里接受知識教育,而且回到家里之后也能夠得到家庭教育,在家教配合之下他們的智力才能夠被開發。
如果是在寄宿制學校
,由于缺少了家庭教育,孩子的智力究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3、影響孩子的社交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
未必能夠具備足夠的社交能力
,而寄宿制學校往往是幾個學生一個宿舍,他們每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學在一起,如何相處便成為了孩子每天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如果孩子社交能力不足,很容易在小群體里被孤立,再加上沒有父母的引導,孩子很有可能變得自卑,甚至影響他們未來的人際交往。
如果孩子必須上寄宿學校,父母應該怎么做才能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1、經常通過電話等方式和孩子保持聯系
雖然孩子被送去了寄宿學校,但這并不意味著家長就能對孩子不管不顧。
現在的通訊手段非常發達,父母可以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多種方式經常和孩子保持聯系。
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同時也能讓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
2、和孩子見面時,不要吝嗇表示愛意
即便是寄宿學校,孩子每周也會有1~2天回家的時間,這時父母應該主動和孩子多交流,并且告訴孩子自己對他們的愛,
比如對孩子說:我愛你,我想你。
這些聽起來也許有些肉麻
,但是對孩子卻非常重要,因為
通過父母的這種表達
,能夠讓孩子真正知道父母沒有放棄他們,依然關心著他們的一切。
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真正的和孩子做朋友,
那么不妨試試這幾本書,相信一定能夠有所收獲。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面管教》、《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好媽媽不吼不叫》、《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
這套書從各個方面詳細闡述孩子在成長路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比如青春期的叛逆、孤僻、厭學、孤僻等等。
這些都是父母非常擔心但是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這5本書通過貼近生活的案例
,能夠全面的幫助家長梳理問題,正確的引導孩子。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愿意傾聽孩子
,
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當然孩子也要真的敞開自己的心扉,打開和父母交流的大門,讓雙方的溝通變得更順暢。
一套5冊16.8元,平均一本書的價格還不到4元,性價比如此高的教育投資,一定能夠讓你的孩子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