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樣是生孩子,有人生得不知不覺,有人卻苦苦不生,關鍵是這四點
文/貝貝豆(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進入產房分娩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孕媽的“疼痛之旅”。然而,孕媽到底要疼多久才能順利生產?這是個未知的答案。
有些幸運的孕媽,
進產房幾個小時就能輕松順產
,但也有很悲催的孕媽,
苦苦挨了幾天幾夜的疼痛
,才得以和寶寶相見。
你生孩子的時候,用了多長時間呢?
最近,寶媽群里忽然討論起了“生孩子時間長短”的問題。
95后的新晉寶媽韻兒
,剛經歷生產沒多久,在寶媽群里報喜:姐妹們我成功卸貨了!生孩子也沒有那么恐怖,
我進產房不到3個小時就生完了。
群里的姐妹們一邊恭喜一邊羨慕,都在感嘆韻兒“
年輕就是好啊!生孩子的產程都快。”
借此機會,大家紛紛交流起當時的生產經歷。
軒軒媽媽:
“看到韻兒的這個生產時間真是羨慕死了,再想想我當時的生產,真是歷經坎坷。
從凌晨5點一直疼到第二天下午,上了產床之后,生了兩個多小時沒生出來,最后臨時又去剖腹產
。等醒來之后,我就和老公說:打死都不生二胎!”
子柏媽媽:
“我和我小姑子同一天進醫院生的,
我疼了一天一夜才生下來,但我小姑子生得就特別快
,家人還在外邊商量到底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時候,人家已經生完了,
年輕身體素質就是好啊。”
嫣然媽媽:
“同屋有一個孕媽是瑜伽教練,
從我宮縮疼得要命開始,人家就跟沒事兒人一樣兒
,該吃吃該喝喝,還一直和我聊天。結果聊著聊著她突然肚疼,就去產房生了。后來,老公在產房外等我的時候,遇到了她老公,
據說人家進去2小時就生了,現在都在病房抱著孩子呢,而我在產房里鬼哭狼嚎了一下午。”
在生產時間這件事上,倘若去問十個寶媽,估計會有十個不同的答案。為什么同樣是生孩子,有人不知不覺中數個小時生完了,而也有人苦苦疼了好幾天都生不下來?
其中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就孕媽本人來講,
如果具備這四個條件的話能大大縮短生產時間。
一:處于最佳生育年齡的孕媽
人們經常說一句話:生孩子要趁年輕。其實,這里所指的“年輕”并不是越小越好,
而是在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23~30歲之間最為合適。
太年輕的女性身體機能和心理狀態都尚未成熟,年齡太大的女性身體素質明顯跟不上,還容易被歸為高齡產婦那一類,具有很多的生產困難。
二:有過生產經驗的孕媽
相比較生頭胎的孕媽來講,如果有過生產經驗,
不管是從生理條件還是心理素質上,都會順利不少。
由于經歷過一次宮縮,第二次開宮口的時間會快,盆骨打開的速度和寬度也適合胎兒娩出,第二次生產也沒有頭胎那么緊張,孕媽知道如何配合醫生使勁兒。
三:孕期適當運動的孕媽
生孩子的時候,經常能聽到醫生為孕媽加油鼓勁兒“用力!使勁兒!”這些力氣和勁兒從何而來?孕媽自己的身體素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孕期進行適當的運動,能夠有效增強身體素質,比如瑜伽、拉伸、游泳等運動,能夠提高產力。
胎兒的娩出,其實是靠著孕媽產道擠壓的“產力”而下降出生的,產力包括子宮的收縮力、腹肌收縮力等。
產力足不足,直接影響到胎兒娩出的產程快慢。
四:骨盆寬度較寬的孕媽
老人在挑兒媳婦的時候,經常以“屁股大好生養”作為一個評判標準,其實這也并不是不無道理,
但這里的屁股指的是“盆骨”。
盆骨是胎兒從子宮娩出的必經之路,
若孕媽的盆骨太過窄小,胎兒難以娩出甚至會有難產情況,加長產程的時間,而盆骨較寬的孕媽,在生產時會相對順利一些。
討論話題:你們生孩子的時候,用了多久呢?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