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董明珠和這三個女人大膽自曝真實經歷,太震撼了!
小米掛燙機
趣味涂畫
閱讀盒子
多功能桌游
作者 李月亮
來源 李月亮(ID:bymooneye)
前幾天在群里聊天。
一個姑娘說,她媽根深蒂固地覺得,女孩子只有做老師或者公務員,才是最好的選擇。
她考公務員失敗了,正在準備面試老師,感覺希望渺茫,心里“每天都拼命打鼓”。
群里好幾個人給她鼓勁,說加油你一定行什么的。
只有一個大姐,忽然說了一句: 何必呢?世界那么大,你可以有千萬種活法。
我不知道那個姑娘看到這句話怎么想。
反正我是瞬間覺得,像一束光,照了進來。
是的。
我們常常被有限的認知死死困住,不能自拔。
可是世界那么大,我們明明有千萬種活法,何必只活在那個狹小的困境里?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演講,董明珠、鄧亞萍……很多行家現身,講自己的經歷和思考,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啟發,尋找適合自己的路。
畢竟,人真的可以有“千萬種活法”,而且都可以活得很輝煌。
我把視頻轉給了那個姑娘,也想和你們分享其中最讓我觸動的四個女人的演講。
0 1
馬麗:你以為我女漢子,其實我是萌妹子
馬麗,演過很多爆款:《夏洛特煩惱》中的女漢子馬冬梅,《羞羞的鐵拳》中的馬小……
她是觀眾口中的女諧星,人稱 “女版郭德綱”。
在2021開年演講中,她第一次以演講人的身份,告訴大家:
“別人都以為我是個毫無顧忌的女漢子,但我內心清楚地知道,自己永遠是那個喜歡粉色、蕾絲裙、毛絨玩具的小女人。”
然后,她找了一位小自己10歲的老公,他懂她的少女心。
“他會知道我喜歡的是⼀朵⼩花,喜歡絨絨的可愛玩偶。”
但是因為她的年齡和名氣,都比老公大很多,他們受到很多質疑。
馬麗說,最開始,他們真的受到很大影響, 甚至不能出⻔,也不敢看⽹上關于自己的新聞。
但是后來她想清楚了: 生活不是演戲,冷暖⾃知,自己過得好不好不是為了過給別⼈看,幸不幸福自己心里會明⽩。人不能活在別⼈偏頗的眼光里。
她最后說:
沒有人可以規定你要開出什么樣的花,沒有⼈可以限定你⼼⾥最喜歡的顏⾊。
希望你想做的事情、想成為的自己,都是源于內心真正的渴望,而不是為了滿足他⼈的期待。
我特別喜歡這段話。
如果女人是一朵花,那么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什么花,可以開幾朵,是什么顏色。
外界也許對你懷有不同期許,但如果你是茉莉,別人再希望你是牡丹,你也要好好做你的茉莉。
因為只有做自己,才最輕松最舒暢。
愛情、事業、生活也是一樣。
當你面臨選擇,請拋開別人貼給你的標簽,屏蔽他們給你的不合理期許,多問問自己:我內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那個答案,才是最正確的方向。
向著那個方向去,是做人最大的清醒。
0 2
鄧亞萍:我的秘訣,就是“不服”
和馬麗相比,鄧亞萍是另一個路數。
她是著名乒乓球運動員,曾經勇奪18個冠軍頭銜,是一代人心中的乒乓女神。
前天,她在演講中,講了自己各種“不服”的經歷。
從小做運動員,她對自己特別狠:
當時訓練條件極其艱苦,冬天零下⼗⼏度,夏天超過40度,但我每天仍然堅持練習10多個⼩時,上萬次的擊球,別的隊友周⽇會有休息,⽽我選擇全年⽆休,⻛⾬⽆阻……
為了出成績,她甚至把30⽄的沙袋綁在腿上⾝上練。
靠著這種“不服”的勁兒,她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乒壇神話,幾乎實現了運動員的所有夢想。
24歲,她退役了,開始讀書。讀書比打球更難。
那時的她,英語只會認26個字⺟,是“清華最差的學⽣”,但是一番玩命之后,她最終竟然拿到了劍橋⼤學經濟學博⼠。
怎么做到的?
鄧亞萍輕描淡寫地說,就是 “不斷地⾃我扒⽪”。
這7個字,你細品。
48歲的鄧亞萍,是個“跨界大王”,從乒乓球冠軍,到劍橋博士,還做過北京團市委副書記,又投⾝體育事業……
她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寫著兩個大字: 不服。
鄧亞萍說,她也不知道命運如何走向,也常對未來抱有懷疑。
但是她有一個獨⻔絕技,就是: 干,干活,再干活。“你不干怎么活?你越干就會越清晰,你的未來便會越有希望。”
一個人如何爬上山頂?
就是你不停不停地往上爬。
那么一個人如何走上自己的人生巔峰?
就是你懷著一股韌勁,不停地干活,越干一切就越清晰,就越有希望。
鄧亞萍證明了,成功的道理就是這么簡單。
那些成大事的人,骨子都有一種“不服”的勁頭。
他們就是深信“我能做到”,然后拼命去做,做錯了就調整策略繼續做,最后事兒就成了。
新時代的女性,特別需要這種勁兒。
我們一定要脫離“弱女子”的定義,改變“我不行”的自我認知,甩開膀子沖上去,拼它個你死我活。
世間千難萬險,但你要斗志昂揚。
光明就在遠方,你越拼,就離它越近。
0 3
董明珠:我是格力董事長,也是帶貨女主播
鄧亞萍剛,董明珠更剛。
她做了多年的格力董事長,是著名的商界鐵娘子,多次入選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女性。
在這次演講中,67歲的董明珠講,《乘⻛破浪的姐姐》播出后,很多⼈跟她說“你才是乘⻛破浪的姐姐啊”。
她笑言: “謝謝大家的抬愛,不管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是乘風破浪的阿姨,乘風破浪這幾個字我還是挺喜歡的,這確實是這么多年來,我所堅持的信念。”
什么叫乘風破浪?
董明珠講了自己去年疫情期的經歷。
去年⼆三⽉份,格⼒的空調銷售幾乎為零,僅僅二月就虧損了近 200億元。
但格力還要繼續招收5千名⼤學⽣,保證⼈才的延續性。
壓力巨大,她苦想出路。
那時,無數企業都在想出路,但是談何容易。
董明珠想來想去,想到了自己去直播帶貨。
那時她只知道有直播帶貨這個模式,但從沒接觸過,從沒上過直播間,沒買過東西,更別說⾃⼰帶貨了。
她心知這條路難走,“ 可這么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遇到困難時,最難⾛的那條路,往往就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所以,她告訴團隊要開始做直播帶貨,⽽且她要⾃⼰上。
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董明珠說,估計他們心里都在想:
“董總你這么⼀個很少接觸⽹絡從來不上直播間的⼈,你怎么會直播?”
“直播哪有那么簡單,主播都是⻛趣幽默⼜像打了雞⾎⼀樣拼命推薦的,董總你的⻛格根本不適合。”
其實董明珠也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但她想試⼀下。
很快,這位格⼒董事⻓坐進了直播間,開始一場一場帶貨。
成效顯著。
去年一整年,董明珠一共做了13場直播,去了8個城市,最后銷售額破400億。
這才是真正的“乘風破浪的姐姐”。
在風里浪里,堅定樂觀,勇往直前。
越難,越往前沖,最后贏得風風光光。
人這一生,艱難坎坷遍布。
每次遇到艱難,你是當成機遇和挑戰,還是過不去的關?
人和人的差別,人生和人生的差別,可能就在這里了。
那些每次都無懼無畏迎難而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人,最后,都遇見了更強大的自己。
0 4
徐穎:我是打工人,也是女科學家
和前幾位不同,徐穎的名字你可能沒聽過。
但她干的事,特別大。
她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研究員,網友稱她 “北斗女神”。
同時,她也是一名80后博導,中科院光電研究院最年輕的研究員。
五年前,這位航天界的女科學家用脫口秀科普“北斗”,視頻播放量達2000萬次,人民日報都來點贊。
這次演講中,徐穎給我們描述了女科學家的世界:
搞科研最基本的,當然是嚴謹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除此之外,就是 熱愛。
其實我們也是打工人,但我們打的這份⼯種⽐較特別,這是⼀個像打游戲⼀樣的⼯作。
不停地過關通關,不停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地去探索宇宙未知的邊界,每天都充滿新鮮感,對于容易‘喜新厭舊’的女生來說,沒有什么比這更有意思了。
她說,編導總問她“有沒有遇上過什么困難”,其實對于科研界的打⼯⼈⽽⾔,困難不⽤等遇上,每天都是困難啊,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而對科學家來說,挑戰困難本身就是最大的樂趣。
不管過程多么難,最后勝利那一刻的喜悅,無可代替。
徐穎說, 她至今都記得第⼀次現場見到北斗衛星發射時,那種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激動心情。
能夠真正做⼀點祖國有用、人民需要的東西,這種滿足感、自豪感是無與倫比的。
作為一個女人,聽徐穎的演講,你也會有那種“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澎湃。
她講得那么溫和平實,但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她的優秀和力量。
誰說女人只能在家帶孩子?
誰規定女人只能當老師公務員?
你看我們的女科學家,她多棒!
世界上有無數個徐穎。
她們都在向世界證明著,人類的輝煌,有女人的功勞。
她們的天地,大到你無法想象。
所以,姐妹們,請一定記住徐穎式的成功。
別被性別的偏見困住,大膽地去更廣闊的天地,做更卓越的自己。
0 5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來自外界的標簽和定義。
有刻板印象讓你困惑,也有外界言論給你干擾。
但總有一些優秀的人,會站出來告訴你: 別管那些,盡管去追求卓越,去做你自己。
他們從不封閉內心,從未活在別人的定義之下。
他們永遠愿意打開更大的世界,隨時準備擁抱更優秀的自己。
他們是我們的榜樣。
點個【贊】+【在看】,打開更多可能,擁抱更廣闊的世界。
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新女性主義者,扎實寫字的手藝人。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新書《好的人生,不慌不忙》當當網熱賣中。微信公眾號:李月亮。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
↓↓↓
右邊給我 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