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孩子哭鬧令人頭疼?掌握4個辦法輕松解決,超實用
有小孩不哭的嗎?但“哭”不是武器啊。
“哭,沒關系的,但不能只會哭泣”;
“哭,沒關系的,但哭泣之后要理智的思考自己的痛苦和難題”;
“哭,沒關系的,但最后解決難題還是要靠自己”;
我們需要給他一個正確的引導,可以體貼的用語言來安慰他,但不要代替他去解決任何難題;可以讓孩子自己想出辦法,發覺自身的力量,不要讓他對別人產生依賴心理,而疏忽對自己能力的培養;要讓他知道,想要獲得一切想要的東西,并不是通過“哭”。
所以針對孩子愛哭,我們可以看看以下幾點,總結下原因,針對性引導:
1.弄清孩子哭鬧的具體原因
對于孩子的要求要表示充分的理解,并且正確的對待。孩子在悲傷、氣憤或是受了委屈而哭時,家長應該向孩子表示出你是完全明白他的心情的,讓孩子知道最親的人理解自己。對于確實不合理、過分的要求,就應該堅決否定,不能夠嬌慣,同時向他們講明白不可以滿足他們的原因。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一定不可以馬上就去哄他,更不可以直接簡單地告訴他“不要再哭了,否則我會……”,這樣的威脅很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招致他哭得更厲害。
2.要讓孩子形成一種“我已經長大了,不應該再哭了”的觀念
要時刻鼓勵他通過自己的智慧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告訴他哭泣那是小嬰兒的權利。
我們要時刻告訴孩子:“你已經是一個大姑娘、大男孩了,再哭哭啼啼會讓小弟弟小妹妹嘲笑的,你要做他們的榜樣啊。”所以不要遇事情就用哭來解決。
3.孩子無理取鬧,父母可適當采取置之不理的忽視方法
這樣做的目的,讓孩子覺得哭不能引起成人的注意,從而減少次數。
不過,采用這種方式,爸媽首先應和孩子講道理,當孩子對道理置之不理時,爸媽再采用冷處理的方法來應對。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爸媽不要被“眼淚”所打動,一時心軟,而予以滿足,否則會造成孩子今后一而再、再而三的慣性。
4.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為了幫助愛哭的孩子勇敢地面對挫折,爸媽應當從培養能力、增強自信開始。歸根結底,孩子遇事情就哭還是因為自己沒有自信去解決問題,所以只能用哭這種方式。
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去努力戰勝困難。讓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悅,有信心自己去進一步戰勝困難。
孩子畢竟是孩子,哭鬧是正常的現象。父母千萬不要完全限制孩子的哭,尤其是一聽到孩子哭,就表現出厭惡的樣子,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情感得不到宣泄,造成抑郁。
希望孩子們都能勇敢堅強,從容面對成長中所有挑戰,也希望這篇文,能撫慰正在為孩子”哭“而愁的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