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媽媽“太操心”只會害了孩子,五件事偷懶,更利于孩子成長
很多的家長都覺得帶孩子是很累的,下面教給家長一些方法,這樣能減輕家長的負擔,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的成長。
第一,??媽媽決定孩子吃什么東西,孩子決定怎么吃。媽媽決定今天吃什么東西的時候,例如吃番茄,或者牛肉等,將食物準備好,放在孩子面前,給孩子帶上圍脖,吃或者不吃,吃多少等,讓孩子自己決定。
當孩子吃東西不小心將食物弄到衣服上的時候,不要責罵孩子,也不要幫忙,讓孩子自己停下來,家長做的是問孩子,不吃飯了嗎?這樣就可以了。孩子就會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吃飯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因為不認真的吃飯導致肚子餓了,那樣的后果也是自己承擔。
第二,家長保證孩子的安全,讓孩子決定怎么玩耍。國外很多的家庭都有幼兒園玩耍的專區,確保了孩子安全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之后,可以干家務,看書,兩個人不進行干擾。有的時候,孩子玩耍是需要家長陪伴的,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專注的最主要的,孩子能夠從普通的玩具中發現很有趣的事情。
帶孩子出去玩耍也是這樣,一定要保證孩子的安全,時不時看看孩子的去向,大人自己看書等,而不是一直跟著自己的孩子。長時間這樣的話,孩子就會主動的交朋友,學著解決自己的問題,也會在新的環境下尋找新的樂趣。如果對孩子的關注多了。會使得很多的東西需要家長教。但是,有的東西,家長是教不了的,例如創造力,交朋友等。
第二,??媽媽進行教導,孩子自己動手。當孩子2歲的時候,總是喜歡做一些事情,例如家長在拖地的時候,孩子說自己也要拖地,當媽媽在洗衣服的時候,孩子說自己也想要洗衣服。這樣孩子就變得很勤勞,這個是家長偷懶的好時機,過了這樣的時機,孩子就不喜歡動手了。
做家務一定要讓孩子參與起來。例如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弄垃圾等,當孩子完成的時候,也要及時的贊揚。這樣孩子才會有成就喊,也更愿意動手干一些事情。形成習慣。
第四,媽媽支持孩子的興趣,孩子自己決定學還是不學。到了孩子發展興趣的時候,家長就會變得很為難,因為抓住孩子的興趣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當孩子學一個興趣的時候,不喜歡,家長就會很抓狂。
如果孩子沒有一個興趣愛好的話,家長就會很失敗。當孩子喜歡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去阻撓,一定要支持孩子的興趣。當孩子的興趣發生轉移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去強迫,強迫也沒有多大的用處。只有孩子很感興趣的投入到興趣中,才會于很大的收獲,所以一定不要強迫孩子。
總之,家長想要在帶孩子方面很輕松,可以自己摸索一些方法,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