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性格決定命運?孩子如果有4個問題,一定要抓緊改掉
李玫瑾教授認為,性格是沒有先天的,個性有,但是這個性格是后天培養的,不存在什么天生的性格。
她說:“性格和什么現象最為相似呢?和言語特別相似,誰都不是生下來就會說話,把你生在哪你就說什么話,性格也是一樣,把你生在一個什么樣的家庭就會形成近似的性格”。
一般來說,3-6歲是孩子性格發展最關鍵的階段,有數據顯示孩子近九成的性格、習慣都在這幾年形成。
所以想要擁有一個性格和習慣都良好的孩子,就需要在這段時期多加注意,如果孩子出現下面5個小問題,家長一定要提早糾正哦。
1、過于害羞
害羞是人的一種天性,適度害羞是種自我保護的行為。但如果孩子如果過于害羞,導致他們退縮和裹足不前,將會阻礙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另外這類孩子比普通孩子更容易出現自卑情緒,一旦遇到困難就就會自我懷疑,需要及時改進。
爸媽應該這樣做:不要過分苛責孩子,害羞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沒太大區別,他們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
注意不要刻意把他們推到人前,雖然這些孩子也很喜歡出去玩,但是并不希望被太多人注視;要讓他們明白,在某些時候要把握自己的權利,不要因為害羞而失去機會。
幫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面對害羞的孩子,上班族媽媽要耐心理解,耐心幫助,循序漸進,引導他們逐步告別害羞,走向自信和大度。
2、脾氣很差
很多孩子脾氣比較大,當自己的要求不被滿足或者不愿意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他們會大哭大鬧,賴在地上不愿意走。
這類孩子的家長都非常煩惱,平常出門的時候不愿意帶著孩子,很擔心孩子在外面丟人。
情緒管理對每個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兒童,如果能在小時候就學會控制情緒,不被壞脾氣牽著走,在未來的人生中將大有裨益。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和情商有很大的關系,情商高的主要表現就是能控制自己情緒,至于如何讓孩子控制情緒,就需要家長們多花些心思了。
父母們一定要牢記,當孩子通過發脾氣達到目的時,他們就會把這個當成解決問題的捷徑,未來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
3、缺乏自信
中國的孩子們不自信,其實并不是孩子們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中國的教育體系和家長心態的偏差。中國的教育體系和家長心態已經形成了一種像絞肉機一樣的環境,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能逃避這種折磨。
中國的教育制度和家長心態如何改革是很難解決的問題,但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會在這種體系和環境中深受其害,孩子長大后可能就分化成3種人:第一種是自負傲慢的人,因為他一直比別人好;第二種是自卑膽怯的人,因為他一直比別人差;第三種是不思進取的人,因為他覺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當社會環境沒有辦法改變時,我建議家長們應該做到不要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是認真思考如何在自然寬松的環境中,循序漸進地激發孩子對生命和讀書的熱情。因為往往在健康、快樂、積極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才對未來有著無窮無盡的動力,會不斷追求新的成就和新的成功。
4、不太合群
有些孩子是天生的社交家,他可以迅速和身邊的人打成一片,并且很樂意成為眾人的焦點。
有的孩子很內向,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不和別人說話,要么總不遵守規則,喜歡故意搞破壞引起別人注意,但同時也讓別人反感并且被孤立。
所以說當孩子社交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要及時介入給與幫助,讓他們學會與人相處的方式。
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性格養成的影響最大,所以如果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變得合群,那么就要做好正確示范。
此外也要多帶孩子出去玩耍,讓他們和其他小朋友接觸,接觸多了孩子也會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社交技巧”。
人們常說:“高智商不如好性格”,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人,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交往活動范圍也更加廣泛,通往人生道路的可能性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