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這是為您提供的《 急救知識之急救性質接生》的急救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在緊急情況下產生的緊張情緒有時會促成分娩的提前,分娩前產婦會出現背部下方疼痛、下腹規律性收縮、含血絲黏液排出等癥狀,有時也出現羊水破裂。
接生時應準備好消過毒的剪刀或小刀。3根長約20厘米的線。讓產婦在干凈舒適的地方躺好,備好充足的熱水,接生員要徹底擦凈雙手,另外,患感冒或攜帶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手上有潰瘍的人員不應接觸產婦。
分娩前第一階段
子宮每隔10-20分鐘收縮一次,排出的血污黏液增多,痙攣性的陣痛可持續一分鐘,然后逐漸變得頻繁。這一階段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
分娩前第二階段
羊水會突然涌出,約半升(1品脫)或許更多,產婦應躺倒,子宮收縮時,應抬起膝蓋且用兩手抓住,抬頭,頭向膝部彎曲,屏住呼吸。在收縮間隔放松。
當出現了膨脹,說明將馬上分娩。產婦可采用分娩式;或者側臥,臀部靠近床邊或桌面;或者如產婦覺得足夠強壯,可用蹲伏式,這種方式通常更利于生產。
分娩
整個收縮期,產婦不能屏住呼吸,也不可用力。張開口作短促呼吸更利于孩子平緩產出。如此時產婦排泄,應從前部向后擦凈。
嬰兒通常頭部最先出現,不過也有例外。
將覆住孩子臉龐的膜撕開。
如臍帶纏住了嬰兒頸部:從頭部移開,或捋過肩膀。
用手將嬰兒頭部托住,當肩膀伸出,從腋窩處托住,同時讓產婦腹部抬起,注意應保持孩子平滑分娩。
確保臍帶不會受力,將小孩放到母親腿邊,(如果產婦仰臥,則放在兩腿間,而非腿邊),嬰兒頭部要低于身體。
如果嬰兒不是頭部先出現,當肩部出現時,緩緩向外拉動,分娩要持續三分鐘以上。
分娩后
用布帶系緊嬰兒的足踝,在布帶下方用一兩個手指將嬰兒托住,將嬰兒頭部朝下懸起,讓其口內和鼻內的液體流出,使其頭部稍稍朝后,張開嘴,擦去黏液或血液。當嬰兒啼哭時,將其放到母親的胸前。
分娩后如兩分鐘內嬰兒仍未啼哭,同時也沒有任何呼吸的跡象,應是行輕輕的人工呼吸。
此時,產婦應該仰臥,兩腿分開,讓胎盤分離,這個過程通常約十分鐘。胎盤分離后或者臍帶已停止輸送血液,讓臍帶內血液流入嬰兒體內,此時臍帶顏色由藍變白。
將臍帶在離嬰兒肚臍15厘米處用消毒的細線打一結,然后在20厘米處系另一個結。檢查第一個結,確保此結十分安全,否則嬰兒就會失血。用消毒的剪刀或小刀在兩結之間剪斷,在切口處入一個布條,十分鐘之后查看是否有出血現象,然后在離肚臍10厘米處再系一個結。
將產婦擦洗干凈,讓其飲用一些熱水,鼓勵其躺下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