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俗稱“中風”,在我國有著極高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岸臼歉鞣N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這兩天氣溫起伏劇烈,因突發腦中風被送到醫院搶救的老人明顯增多”。為規范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和缺血性卒中預防,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日前頒布了《2010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和《2010中國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發病后到達醫院的時間直接影響搶救成功率和后期康復效果,但在我國大部分患者因無法及時送到醫院而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在院前處理階段要注意盡量減少時間延誤!敝腥A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委劉鳴提醒公眾,如果患者出現四肢麻木、言語障礙、嚴重頭痛、行走困難等癥狀,很可能是卒中征兆,應及時送往有急診CT設備和神經專業醫師的醫院就診。
■最好6小時之內到醫院
“我們發現大部分病人到醫院的平均時間是20個小時!敝腥A神經科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委員黃一寧說,“83%病人發病的都是在家里發病,沒有其他人看得見,他以為手麻沒勁而已,也不知道是卒中,所以來到醫院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搶救腦中風的關鍵在于時間。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時間窗非常窄,搶救治療用藥有兩種:一種是溶栓,一種是抗血小板。溶栓要在3小時或者4.5小時之內,故一定要讓病人盡量在6小時之內到達醫院!澳軌蚣皶r到達醫院的病人非常少,大概90-95%以上的病人沒有得到溶栓治療!眲ⅧQ說。延誤時間的主要原因是院外以及院內的耽誤。
家中老人突發腦中風,家人該如何搶時間呢?專家建議,除緊急打120送其就醫外,應當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讓病人保持安靜,完全臥床。在急性期內盡量不要搬動病人,不要進行非急需的檢查。因為此時病人體位的改變可能促使腦內繼續出血;
保持呼吸道通暢。昏迷病人要松開上衣紐扣和腰帶,有假牙者也應摘出,并將患者頭側向一邊,這樣可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嘔吐物不易吸入到氣管里,頭位可稍低,不宜給病人灌藥。
■CT和MRI的費用不能省
《指南》中明確推薦,所有的卒中患者都應該進行CT,有時間窗條件的病人一定要做溶栓,一定要做血液學的檢查,還要做心電圖的檢查!坝胁簧俨∪藶榱斯澕s幾百元,而不愿做CT!眲ⅧQ說,CT主要用來排除腦出血等病變。因為腦出血與腦梗死的治療是截然不同的。若把腦出血誤診為腦梗死,在急性期錯誤地選擇了溶栓和抗凝、抗血小板治療,結果均會加重腦出血。有些時候還需要做磁共振(MRI),尤其在發病6小時內,MRI的敏感性要比CT強。
但是,由于MRI價格較昂貴,而有些病人的中風癥狀很輕微,甚至消失(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CT也暫時沒有表現,若就此讓病人作MRI,他們可能難以接受。在不愿接受MRI檢查的情況下,家屬就更應該聽從醫生的指導用藥,“抗血小板治療是卒中二級預防的關鍵,但不同等級的患者應采取不同強度的藥物治療手段!敝腥A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王擁軍提醒,低;颊呖梢苑冒⑺酒チ值瘸S每寡“逅幬,但那些高危、極高;颊呔捅仨氶L期服用更強的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
■搶救太晚因不識腦中風
為什么病人來得太晚造成治療上的困難?是因為很多人對卒中不是太認識。腦中風即大腦的血供突然中止。大多數腦中風是由于通向大腦的動脈突然堵塞(缺血性腦中風)所致,也有一些腦中風是由于血管突然破裂導致腦組織內出血而引起(出血性腦中風)。當腦中風癥狀持續時間很短(<24小時)時,稱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或小中風發作。腦中風可以產生許多影響,使得患者突然軟弱無力,失去知覺,或者不能講話,看不清東西,不能行走。
缺血性中風在老年患者中高發。55歲后,每10年中風危險就上升一倍,男性患者高于女性。劉鳴說,往往有的老人,眼睛一下看不見覺得一會就好了,可能是頭暈,就忽略了中風預警。所以,專家強調,萬萬不能忽略小中風和中風的一些預警征兆,一旦發覺以下小癥狀需及時往醫院就治:
●顏面、手臂或腿部的突然麻木或無力,特別是僅發生于身體一側時
●突然出現言語或理解障礙
●突然出現單眼或雙眼視物障礙
●突然行走困難、眩暈或平衡困難
●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嚴重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