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陜西省定邊縣堆子梁中學發生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煤氣中毒),同住一個宿舍12名學生中毒。次日7時左右發現后被迅速送到安邊鎮中心醫院治療。11名學生搶救無效死亡,另一名學生目前在醫院搶救。
據現場有關人員分析,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封堵爐子時,可能把燃著的煤塊掉在了地上卻沒有發現,而學生床底下就堆積著煤塊。學生入睡后,燃著的煤塊把堆放的煤塊點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同時,煤塊燃燒并引燃了床板、被褥等。
【分析】
近年來,冬季因取暖等原因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呈上升趨勢。11月中旬至今,我國北方大多城市開始市政集中供暖同時,煤氣中毒者也呈明顯上升趨勢。截至目前,僅北京市急救中心就接診了130余名中毒者,西安市急救中心接診了90余名患者。
據統計,家庭、宿舍發生的有害氣體中毒事件中,煤氣中毒是最常見的一種。每年入冬后,因煤氣中毒而致人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凡含碳的物質,如煤、石油、木柴等燃燒不完全時都能產生一氧化碳引起中毒。日常生活中,煤氣中毒常見于煤火取暖或土暖氣、煤氣罐以及燃氣熱水器使用不當等情況。
煤氣中毒主要有如下幾種情形:在密閉的居室中使用煤爐取暖、做飯或用木炭爐燒烤,由于通風不良,供氧不充分,可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無通風措施或安裝風斗不正確,致使煙氣倒流、煤氣大量溢出;雨、雪、霧等天氣氣壓低,煤氣難以流通排出;城區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氣管道漏氣、開關不緊或在燒煮中火焰被撲滅后,煤氣大量溢出;使用燃氣熱水器通風不良,洗浴時間過長;冬季在車庫內發動汽車或打開車內空調后在車內睡覺也可能引起煤氣中毒;使用柴油、汽油、各類燃氣的動力機房等等。
【如何預防】
對此,消防部門提醒廣大群眾預防煤氣中毒應做到:對取暖用的煤爐要裝好煙囪,并保持煙囪結構嚴密和通風良好,防止漏煙、倒煙,這樣即使產生少量的煤氣也會順著煙筒排到屋外,需要注意的是,煙筒口最好開在下風處,這樣就會避免煤氣被風吹回室內,同時,還要經常檢查煙筒,以防破損、堵塞。同時應該注意室內通風,不要把門窗糊得太嚴,最好在窗戶上留通風孔,以利于空氣流通。經常檢查煤爐、煤氣開關與管道有無漏氣,火炕有無裂縫,如有應隨時維修,以防中毒。在生煤火時,最好在屋外點好,等火著旺后再搬到屋里,如果條件允許,晚上睡覺前最好將煤爐搬到屋外,或者將爐火熄滅后方可入睡。
有人認為在爐邊放盆冷水就可以防止煤氣中毒,實際是完全無效的。
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氣,應嚴格遵從“不私自更改煤氣管道設施”等安全使用煤氣的規定,燃氣熱水器應與浴池分室而建,并經常檢查煤氣與熱水器連接管線的完好。用煤氣紅外線爐時,橡皮管要不漏氣,臨睡前,一定要關閉煤氣。必須使用煤爐取暖的學生宿舍,夜間應安排專人定期巡視,以防不測。
此外,動力機房應有通風換氣設施,定期換氣保持空氣流通。特別是設在地下的機房,同時要安裝一氧化碳氣體報警裝置,一旦空氣中一氧化碳超標要及時報警。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幾乎不溶于水。進入人體后,對全身的組織細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對大腦皮質的影響最為嚴重。當人體意識到已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時,往往為時已晚,因為支配人體運動的大腦皮質最先受到麻痹損害,使人無法實現有的自主運動,此時中毒者頭腦仍有清醒的意識,也想打開門窗逃出,可手腳已不聽使喚,所以一氧化碳中毒往往無法進行有效的自救。
中毒急救措施: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氣略輕,故浮于上層,救助者進入和撤離現場時,如能匍匐行動會更安全。進入室內時嚴禁攜帶明火,尤其是開煤氣自殺的情況,室內煤氣濃度過高,按響門鈴、打開室內電燈產生的電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進入室內后,迅速打開所有通風的門窗,如能發現煤氣來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則應同時控制,如關閉煤氣開關等,但絕不可為此耽誤時間,因為救人要緊。然后迅速將中毒者轉移到通風保暖處平臥,解開衣領及腰帶以利其呼吸順暢。同時叫救護車,隨時送往醫院搶救。
在等待運送車輛的過程中,對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肺內導致窒息。為促其清醒可用針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無呼吸則需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但對昏迷較深的患者,這種人工呼吸的效果遠不如醫院高壓倉的治療。因此對昏迷較深的患者不應立足于就地搶救,而應盡快送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