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警方日前對外發布一份關于食品藥品安全常識的宣傳資料,其中提示公眾如何鑒別地溝油,并提醒民眾:在外面每吃十頓飯,就有一頓可能會遇上地溝油。
據《廣州日報》報道,廣東省公安廳、廣州市公安局前日聯合舉行“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一周年成果展,其中,在廣州警方“拒絕黑害教您一招”的宣傳資料中,專門就地溝油向公眾作出指引。
除燒烤攤和紅油水煮系列屬于地溝油的“高!笔澄锿猓Y料中還指出,半成品熟食、盒飯和商務套餐中,有部分使用了地溝油;而清蒸魚、海鮮和煲湯,則基本不含地溝油。
在外面的餐館吃飯,地溝油的“中招率”不低,有十分之一的機會會遇上,那該如何去分辨地溝油?
廣州警方提示,有“看、聞、嘗、聽、問”這五個辦法。其中,“看”是指看油的透明度,純凈的植物油呈透明狀,而地溝油的透明度會下降;“聞”是分辨油的氣味,在手掌上滴一兩滴油,經雙手摩擦發熱后嗅其氣味,如果有異味,質量肯定有問題,而有臭味的油就很可能就是地溝油,如果聞到有礦物氣味的油,那就更不能買。
“嘗”是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細品嘗,口感帶酸味則絕對不合格,有焦苦味則說明已發生酸敗,有異味就很可能就是“地溝油”。
還有“聽”和“問”。“聽”是取油層底部的一兩滴油涂在易燃紙上,點燃之后正常無響聲的是合格產品;燃燒不正常且發出“吱吱”聲音的為水分超標,如果發出“噼啪”爆裂聲則表明含水量嚴重超標,而且有可能是摻假產品。最后是“問”,包括咨詢商家油的進貨渠道,或在必要時,向商家索要進貨發票或當地食品衛生監督部門的抽樣檢測報告。
近年來在各地無孔不入的地溝油,令中國消費者聞之色變。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本周三就正式公審了各方關注的全國特大“地溝油”系列案,共20人被控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涉及的銷售額以億元人民幣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