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首先是從生產實踐出發,經歸納總結而成,再用于安全生產實踐。因此,它在企業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要想住好安全生產工作,就必須重視生產領域的安全建設,首先必須增強勞動者的安全意識、提高其安全自律程度,換句話說,就是要從“人”抓起。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關注安全,關愛生命,堅持不懈地把安全生產工作抓細抓實抓好”。
人是企業的主宰,所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識、安全水平,強化安全法制觀念,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素養的主要表現手段。由于目前物質條件、管理方法、人員素質等各方面的局限性,有些職工的安全意識淡漠,對事故和風險的分析判斷上存在偏差,給生產安全帶來了一定隱患。因此,需要我們盡快提高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這也是促進事業穩步、快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人的各種行為離不開人的意識活動,研究人在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的態度、意識、認識、思維等,比單純解決物的狀態要困難得多,因為人的多變性和差異性決定了它存在復雜性,這種復雜性恰恰成為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和必須化大氣力解決的問題,所以,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就必須盡可能多的掌握關于人的意識變化及其根源的知識,真正做到從受眾者的心理意識方面考慮我們的建設方法、形式和途徑。
“歷史上形成的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是不同質文化的區別”。一個安全文化好不好,最容易的就是從他的核心價值觀去判斷。企業安全文化,簡單的說,就是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一種價值觀,體現為一個單位和單位中的每個成員共有的意識、共同的態度和共有的行為特征。其核心內容應該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人命關天”的安全理念。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因為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同時“人”不但是安全生產中的操作者,而且是安全生產中最終的受益者。假如為了一時的利益而丟掉安全,那就是“本末倒置”,有違初衷。
二是“事在人為”的管理理念。一切生產活動都離不開人的參與,人是安全生產的主體,是具體工作的執行者。人的思想意識和文化技術程度,直接決定著安全生產的狀況。抓住了“人”這個主導因素,也就抓住了安全生產關鍵。
我們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無論從出發點、還是從具體過程、或者最后的受益者,都要歸結到我們自身,因此說,安全文化建設一定要以人為本。
首先,要注重安全理念的引領作用。安全作為一種文化,就如同服飾文化和飲食文化一樣,其文化感染力、穿透力同樣很強,人們通過各種載體意會、感覺、品味各種文化,在認知認同的基礎上,便會參與和追求。因此,要確立一套符合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建立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基礎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制訂實施相應的安全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用制度管人、管事,保證安全監管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違章必究,將安全理念根植于全體干部職工的思想深處,讓大家真正理解和接受。只有心態安全,才會行為安全;只有行為安全,才能保證安全制度落到實處。例如,每季度及、半年、全年開展的安全大檢查是幫助下級查出隱患,預防事故,這本是好事,可如果下級百般應付,隱藏安全隱患,又如何能查出真正的問題所在?思想上的隱患才是最大、最危險的隱患。鑒于這樣的理解,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就加強培訓,著力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這種素質既包括熟練的操作技能,更包括謹慎細致的工作作風。
企業要積極營造安全生產氛圍,如積極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和“百日安全競賽”活動進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通過表彰宣傳先進人物及其事跡,以正確的輿論引導職工學習安全生產先進典型;通過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或郵箱,鼓勵職工積極舉報違章違紀行為;在廠區顯眼位置設置曝光欄,或利用網站、廣播站、安全簡報、企業內部刊物等曝光違章違紀行為,以鞭策落后,教育廣大職工。要強化職工“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意識,促使職工自主保安全,遵章守紀,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為安全”轉變。
其次,要轉變管理者的思想和管理模式。作為管理者,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只有領導首先重視了安全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的教育職工,才能自上而下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傳統的管理多采用行政、經濟、教育等手段,帶有強制性和懲罰性,被管理者始終處于一種服從安全、要我安全的監督狀態,從精神上、心理上的影響是相對短暫而有限的,調動崗位后又要重復被動安全的局面。為了增強安全管理實效,安全管理干部應該在嚴格執行剛性制度的同時,注重人姓管理方法的使用。例如,如果有違章違紀事件,不要單純的采用領導批評、職工檢討、扣錢考核的方式,而多采取換位思考、幫助分析原因,多談談萬一出現事故對事故責任人及其家庭的危害。這樣一方面可避免單純的“鐵腕管理”給職工造成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又可給予職工充分警示,真正使安全管理收到實效。
第三,要重視親情、友情的感染作用。我們的安全教育大多是大道理多,批評教育多。要解決安全教育入心入腦的問題,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因此,我們可采用親情教育法、事故責任人現身說法等方式,時時提醒職工牢記親人的囑托;職工上崗前進行安全教育,請消防、部隊等相關單位講解火、電等事故帶來的危害;搞好職工家屬的保安全活動,不定期邀請職工家屬到職工工作崗位或施工工地參觀工作流程,了解“違章違紀”的危害,讓親人朋友善意的提醒職工“保證安全就是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家庭” ,讓家屬保安全活動起到安全第二道防線作用。
領導干部與職工交心,以朋友的身份不失時機、移默化地向職工宣傳安全思想;各級領導要主動深入生產現場了解情況,關心職工的工作和生活,改善他們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主動為其排憂解難。如長時間從事單調、枯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職工生理上容易出現疲勞,或者由于各種原因影響情緒,容易造成精神不集中,隨時出現不安全行為,這時就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如當發現有職工身體不適時,應安排其先休息,或暫調整崗位;當職工情緒不穩定時,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其調整狀態;當職工缺乏自信心時,應積極鼓勵,提高其能力。
安全是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確保人的安全是全面建設和諧企業的首要條件,要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就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只要我們從人的需求出發,把關心人、理解人、愛護人、尊重人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出發點,積極營造安全文化氛圍,運用各種方式教育人、啟發人、引導人、提高人、約束人和激勵人,就一定能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使廣大職工自覺享受工作環境和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健康保障,保證完成安全生產的每一項任務,努力追求卓越的安全生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