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蝕性,會對人員、設施、環境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化學品。
2. 《常用危險化學品分類及標志》將危險化學品分為8類: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蝕品。
3. 根據國標《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的規定,安全貯存危險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1)貯存危險化學品必須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規定。
(2)危險化學品必須貯存在經公安部門批準設置的專門的危險化學品倉庫中,經銷部門自管倉庫貯存危險化學品及貯存數量必須經公安部門批準。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設置危險化學品貯存倉庫。
(3)危險化學品露天堆放,應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劇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其庫房及場所應設專人管理,管理人員必須配備可靠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5)貯存的危險化學品應用明顯的標志,標志應符合GB190的規定。同一區域貯存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級別的危險品時,應懸掛最高等級危險品的性能標志。
(6)危險化學品貯存方式分為3種:隔離貯存、隔開貯存、分離貯存。
(7)根據危險化學品性能分區、分類、分庫貯存。各類危險品不得與禁忌物料混合貯存。
(8)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區域內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
4.生產、加工、銷售化學品的企業無論是對自己生產的化學品,還是對購買的化學品,都必須了解和掌握全部有關使用、儲存和處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項,并對職工進行培訓教育。
5、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能部門、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6、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當制定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勞動防護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設施、設備,作業場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職業衛生,安全檢查、隱患整改、事故調查處理安全生產獎懲等規章制度。
7.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根據危險化學品的衛生工藝、技術、設備特點和原材料、輔助材料、產品的危險性編制崗位操作安全規程(安全操作法)和符合有關標準規定的作業安全規程。
8.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當設備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應當經考核合格。特種作業人員應當經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9.鹽酸的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10. 鹽酸的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11. 氫氧化鈉的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12. 氫氧化鈉的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13.鋁粉、銀粉危險特性:大量粉塵遇潮濕、水蒸氣能自燃。與氧化劑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與氟、氯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與酸類或與強堿接觸也能產生氫氣,引起燃燒爆炸。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當達到一定濃度時, 遇火星會發生爆炸。
14.鋁粉、銀粉滅火方法:嚴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撲救?捎眠m當的干砂、石粉將火悶熄。
15.鋁粉、銀粉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轉移回收。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使用無火花工具轉移回收。
16.鋁粉、銀粉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17.煤油的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可發生反應。流速過快,容易產生和積聚靜電。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18.煤油的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證安全情況下,就地焚燒。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19. 乙炔的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20. 乙炔的儲存注意事項:乙炔的包裝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劑及多孔物中, 裝入鋼瓶內。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21、氯酸鉀的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 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22、氯酸鉀的危險特性: 強氧化劑。常溫下穩定,在400℃ 以上則分解并放出氧氣。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屬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劇加熱時可發生爆炸。氯酸鉀的滅火方法: 用大量水撲救,同時用干粉滅火劑悶熄。
23、高氯酸鉀的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滅火方法:滅火劑:霧狀水、砂土。
24、 氯化鋇的健康危害:口服后急性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脈緩、進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亂、血鉀明顯降低等?梢蛐穆晌蓙y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吸入煙塵可引起中毒,但消化道癥狀不明顯。接觸高溫本品溶液造成皮膚灼傷可同時吸收中毒。食入氯化鋇:飲足量溫水,催吐,用2%-5%硫酸鈉溶液洗胃,導瀉。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