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經濟學
羅 云
一、概述
安全經濟學是九十年代以來,安全科學領域一門新興的學科,已被正式列為安全科學技術體系中的一個三級學科。在很多學校安全工程專業的本科和碩士教育中,被列為了必修或選修課程。近幾年來,讀者在各種專業技術人員的短期培訓及知識更新的教育活動中,廣泛進行了講授,受到普遍的關注和重視。顯然,安全經濟學的發展有其重要的社會基礎和安全科學實踐基礎,更重要的是現代工業安全管理和實踐需要安全經濟學的理論進行指導。如下幾方面的背景和現實充分能說明這一點:1)意外事故對社會經濟的嚴重影響,迫使人類安全科學技術的目標要更為重視安全的經濟意義。據聯合國有關資料統計,世界各國平均每年的事故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GNP)的2.5%,照此比例推算,我國每年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會超過1000多億。因此,安全的意義,在重視生命與健康的意義同時,也要有減少損失、強調對經濟影響的作用和意義。這需要發展安全經濟學。2)安全投資規模越來越大,社會對安全活動的效率和效益進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的直接結果就是需要發展安全經濟學的理論來指導安全實踐活動。根據發達國家的統計,通常社會預防事故和應急救援措施的投入約占GNP的3.5%,我國雖達不到此比例,但據抽樣調查表明,進入九十年代后,每年的安全投資也高達數百億。為了發揮好國家有限的安全資金,我們需要發展安全經濟學。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決定了我們的任何活動,都需要按價值規律辦事,都必須講效益原則,同樣,對于人類的安全活動,也必須符合這樣的規律和原則。因此,要使安全生產活動走向良性循環的軌道,必須大力發展安全經濟學。4)從思想方法上講,社會資源的有限是一個長期,甚至是一個永恒的問題。國家、社會、企業用于安全生產的資源(資金、人力、物力等)也是有限的,因此,安全活動必須講求效益,必須要有經濟學的思考和論證。這就需要發展安全經濟學。
二、安全經濟學的性質
人類的安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水平。因此,經濟問題是安全問題的重要根源之一。這種客觀實在決定了“安全”具有相對性的特征,安全標準具有時效性的特征。這種狀況使得安全活動離不開經濟活動,安全經濟活動貫穿于安全科學技術活動的理論范疇和應用范疇。所以,安全經濟學既為安全科學豐富基本理論,也為安全科學增添應用方法。這是從學科的地位來認識安全經濟學。從學科的屬性來看:安全經濟學是研究和解決安全經濟問題的,因而它首崐先是一門經濟學(社會科學),但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學。安全經濟學以安全工程技術崐活動為特定的應用領域,這決定了安全經濟學又是與自然科學結合的產物。它是研究安全崐活動與經濟活動關系規律的科學;它以經濟科學理論為基礎,以安全領域為陣地,為安全崐經濟活動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因此,安全經濟學可以說是一門經濟學與安全科學相交叉的綜合性科學。從學科性質和任務的角度,安全經濟學可定義為:安全經濟學是研究安全的經濟(利益、投資、效益)形式和條件,通過對人類安全活動的合理組織、控制和調整,達到人、技術、環境的最佳安全效益的科學。這一定義具有如下幾點內涵:1.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安全的經濟形式和條件,即通過理論研究和分析,揭示和崐闡明安全利益、安全投資、安全效益的表達形式和實現條件;2.安全經濟學的目的是實現人、技術、環境三者的最佳安全效益;3.安全經濟學的目標是通過控制和調整人類的安全活動來實現的。
三、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概括地說,就是根據安全實現與經濟效果對立統一的關系,從理論與方法上研究如何使安全活動(安全法規與政策的制定、安全教育與管理的進行、安全工程與技術的實施等),以最佳的方式與人的勞動、生活、生存合理地結合起來,最終達到安全勞動、安全生活、安全生存的可行和經濟合理,從而使人類社會取得較好的綜合效益。具體地說,安全經濟學應研究如下幾方面的問題:1.安全經濟學的宏觀基本理論,研究社會經濟制度、經濟結構、經濟發展等宏觀經濟因素對安全的影響,以及與人類安全活動的關系;確立安全目標在社會生產、社會經濟發展中地位和作用;從理論上探討安全投資增長率與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比例關系;把握和控制安全經濟規模的發展方向和速度。 2.事故和災害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規律,研究不同時期(時間)、不同地區(行業、部門等空間)、不同科學技術水平和生產力水平條件下,事故、災害的損失規律和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規律;探求分析、評價事故和災害損失的理論及方法,特別是根據損失的間接性、隱形性、連鎖性等特征,探索科學、精確的測算理論和方法,為掌握事故和災害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規律提供依據。3.安全活動的效果規律,研究如何科學、準確、全面地反映安全的實現對社會和人類的貢獻。即研究安全的利益規律。測定出安全的實現對個體(個人)、企業、國家,以及全社會所帶來的利益,對制定和規劃安全投入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科學的評價安全效益也是不可少的技術環節。4.安全活動的效益規律,安全的效益與生產的效益具有聯系,又有區別。安全的效益不僅包括經濟的效益,更為重要是還包含有非價值因素(健康、安定、幸福、優美等)的社會效益。這種情況使得對崐安全效益的評定非常困難。為此,我們應細致地研究安全效益的潛在性、間接性、長效性、多效性、延時性、滯后性、綜合性、復雜性等特征規律,把安全的總體、綜合效益充分地揭示出來,為準確地評價和控制安全經濟活動提供科學的依據。5.安全經濟的科學管理,研究安全經濟項目的可行性論證方法、安全經濟的投資政策、安全經濟的審計制度、事故和災害損失的統計辦法等安全經濟的管理技術和方法,使國家有限的安全經費能得以合理使用,實現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類為安全所投入的人財物的潛力。
四、安全經濟學的內容和任務
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是相當廣泛的。既有基礎理論,也有應用理論,還有技術手段和方法。根據系統學和科學學的方法,我們把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整理歸類為如表所示的安全經濟學四層次結構體系。第一層:安全經濟的哲學,安全經濟觀;安全經濟認識論;安全經濟方法論等。第二層:安全經濟的基礎學科,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系統科學; 數學科學等。第三層:安全經濟學,安全經濟原理;安全經濟預測理論;安全經濟分析理論;安全經濟評價理論;安全價值工程;非價值量的價值化理論等。第四層:安全經濟技術方法,安全經濟政策與決策;安全經濟標準;安全經濟統計;安全經濟分配;損失計算技術;安全技術經濟評價;安全成本分析;安全經濟管理等。1.安全經濟學的哲學問題是確立安全經濟觀;確立安全經濟學的立論基點;指明安全經濟學的發展方向;提供安全經濟理論的思想基礎。 2.安全經濟學的基礎科學是安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根基和源泉。只有充分采用一般科學技術和一般經濟學現有的理論、方法,安全經濟學的發展才有基本的支柱和依靠。在這同時,安全經濟學也應發展符合自身學科需要的理論科學。 3.安全經濟學的技術科學是安全經濟學的應用基礎理論,她研究和探討安全經濟的基本原理和規律,提出安全經濟控制和管理的理論。只有充分地認識和掌握了安全經濟客觀規律,確立了安全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安全經濟活動的指導與控制才會準確和有效。 4.安全經濟學的工程技術指安全經濟活動或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安全經濟學不僅僅是應用理論,更為有意義的是安全經濟學的理論能指導安全工程技術的實踐活動,使人類的安全活動符合客觀實際的和必須遵循的經濟規律。
安全經濟學的任務:應用辨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以及系統科學和一般經濟學崐的科學方法、理論,對人類勞動、生活、生存活動中的安全經濟規律進行考察研究;結合崐當代世界經濟發展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踐,闡明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在安全活動領域崐的表現形式;探討實現經濟的安全生產(勞動)、安全生活、安全生存的途徑、方法和措施;崐為國家、政府提供科學制定安全方針和政策的理論依據,從而極大限度地保障人的身心安崐全、健康和發展,促進社會與經濟的繁榮與昌盛。具體的說,安全經濟的目標是:用有限的安全投入,去實現最大的安全效果;在達到社會允許的安全標準下,盡量節約社會的安全投入或負擔。
六、安全經濟學的前沿問題
安全經濟學僅僅處于學科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概念、術語還有待于去定義和明確;很多規律還有待于去研究和探討;很多理論還有待于去創立和發展;很多技術方法還有待于去探索和實驗。如下問題是重要而有意義的前沿課題:
安全投資的技術:如投資比例的確定,投資來源,投資結構等;事故損失的估算方法:如何評價事故總損失,研究事故的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的比例關系的系數比體系;非價值因素的價值化技術:對人的生命、健康價值、環境價值、企業因事故造成的形象影響(商譽)的價值,等等因素的經濟價值評價理論和方法;安全效益的分析與評價理論;企業安全技術措施的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對各種安全技術措施和工業衛生措施進行項目認證時,怎樣進行其技術經濟的論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