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明假外出,千萬別再帶娃傻傻地玩了!這份攻略,拿走不謝!
限時贈書
親子春游
童書排行榜
手工玩具
清明小長假,恰逢春暖花開。
此時,不少父母都會帶孩子外出游玩,但千萬不要只是傻傻地溜達。
其實,只要父母有心,就能在接觸自然之余, 幫助孩子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激發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意愿,養成觀察—思考—猜想—驗證的科學思維方式。
01
培養孩子的探尋能力,要避免兩個陷阱
父母在培養孩子探尋能力的時候,要小心避開以下兩個常見陷阱。
這兩種常見的陷阱看似比較極端和對立,但本質上都是父母無法耐心地引導孩子探尋。
培養孩子的探尋能力無法走捷徑,否則可能會破壞了孩子的觀察興趣、探索興趣、思考興趣。
第一個陷阱:不留給孩子深入探尋的機會,迫不及待地給出答案。
比如,孩子在踏春時可能會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這邊的花都開了,而那邊的花還不開呢?”
有的父母為了著急盡到科普的責任,想馬上告訴孩子答案,過早“劇透”。
其實,父母大可以先 “后退”一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尋解答,看孩子是否能夠獨立找到正確的答案。
尤其是在聽到孩子貌似錯誤的觀點時,父母更加需要抑制住自己太急于幫助孩子糾正錯誤的沖動, 多追問孩子是怎么想的,引導孩子走向能找到正確答案的路徑。
孩子獨立探尋的過程非常重要,為孩子多提供機會,孩子就能成為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者。
第二個陷阱:父母任由孩子的探尋不管,不提供支持和引導。
比如,當孩子好奇地問:“爸爸,為什么從春天開始,我明顯地感覺到白天變長了呢?”
如果父母不提供任何線索來引導孩子朝正確的方向去觀察思考的話,大多數孩子很難去從地球和太陽的相互空間關系去解答這個問題。
或許父母也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但是 父母更知道能從哪里找到方法和答案。
比如可以給孩子拿一個地球儀作為地球,再拿一盞臺燈作為太陽,讓孩子觀察地球儀和臺燈在不同相對位置時的光照變化。
這種具體可見的模型可以較好給孩子提供思維的支持。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探尋放任不管,孩子缺少了這種支持,孩子就會對觀察、探索不再感興趣,因為似乎他觀察到的和想到的事物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 父母要成為孩子觀察、思考后進行認知發展的“腳手架”。
02
培養孩子的探尋能力,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回避以上兩個探尋陷阱之后,父母在培養孩子探尋能力時可以這樣做。
1
盡量提出開放性問題,鼓勵孩子思考回答
比如在公園里,孩子見到一只漂亮的蝴蝶飛過來感到很興奮,追著跑。
父母等孩子玩夠了,可以問問孩子:“寶寶,你對蝴蝶了解多少呢?為什么蝴蝶的翅膀這么美麗呢?”
通過這種開放的問句,引導孩子進行更高一層的認知思考。
孩子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去理解然后回應我們的問題。所以 父母需要給孩子留足夠的時間等他們思考并做出回答。
建議急脾氣的父母在提出一個問題之后,可以在心里默默數30秒,避免誤以為孩子不懂而過早地打斷孩子的思考和回答。
甚至建議可以暫時先忘記這個提問,也許有些話題孩子需要“消化”幾天,才會再來和你進行探討。
2
巧妙地把科學詞匯融入和孩子的對話中
比如,孩子經過觀察,發現蝴蝶一旦飛進花叢中,就不容易被看見了。
父母就可以及時地跟進對話:“寶寶,你覺得蝴蝶是不是在用漂亮的翅膀偽裝自己呀?這樣對它的生存有什么作用呢?”
這時候像“偽裝”或者“擬態”的專業詞語就可以不動聲色地插入親子對話當中, 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觸到豐富的科學詞匯。
3
鼓勵孩子大膽假設,并通過簡單方法檢驗
如果孩子假設蝴蝶翅膀的樣子是為了偽裝,不讓它的敵人發現,父母就可以和孩子玩“捕獵”的親子游戲, 幫孩子驗證他的假設。
如果當時正好帶了蝴蝶形的玩具當然好,要是沒有,也可以用彩色絲巾、彩色包裝紙、有色彩的衣服等當道具。
玩法:
先讓孩子拿著道具當蝴蝶,父母當小鳥要抓蝴蝶吃。
當孩子拿著一只鮮艷的蝴蝶放在五彩繽紛的物品中時,父母就假裝自己這只小鳥看不見蝴蝶;
當孩子拿著鮮艷的蝴蝶放在白色的物品上時,父母就可以抓蝴蝶了。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檢驗自己的假設,還可以進行角色反轉后繼續玩:讓孩子充當捕獵者來找蝴蝶,父母則當蝴蝶,給孩子演示不同顏色、形態對于隱藏效果的不同,拓展孩子的認知。
4
隨身帶上照相機和密封塑料袋
如果隨手帶了照相機,就可以引導孩子及時給形態很特別的蝴蝶拍照,或者把春天里一些難得的植物標本帶回家。
回家后,父母就可以 和孩子根據采集來的影像資料、實物資料繼續進行深入的討論或進一步收集更多的資料。
5
引導孩子制作一些表格
學會使用數據是當今一種重要的能力,在探尋春天時,父母就可以 把數據知識融入其中。
比如用數據表格來記錄今天在公園見到的不同種類的蝴蝶數量,也可以引導孩子畫出氣泡圖,來分析帶貓眼圖案的蝴蝶和像枯葉的蝴蝶有什么不同點和相似點。
怎么樣?這些方法你get到了么?
趁著春暖花開的日子,快和孩子一起實踐起來吧!
本文知識內容刊于《父母必讀》2021年第4期
文 何子靜 編輯 劉志清
組稿排版 宋宇 視覺設計 宮穎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點擊下方封面圖一鍵下單。
右邊給我 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