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陽節到了,讓我們一起給孩子講講中國傳統節日的故事吧~
國學系列
禮敬重陽
專注力
暖暖杯
3.30-4.1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順著漫長的歷史長河一直流傳至今。
如今,不管身處何地,關于節日的記憶總會喚醒你的回憶:
臘八,家家戶戶都喝起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開始制作臘八蒜;
春節,在爆竹聲中,我們和家人歡聚一堂,熱氣騰騰吃年夜飯;
中秋,一年過半,我們再次與家人圍坐圓桌相聚,談笑吃月餅,賞明月、共嬋娟。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 這些深藏在傳統節日中的中國味道早已滲透進我們的心靈深處。
節日的內涵,非常豐富。它不僅是一個慶祝的節點,更凝聚著中華人民的智慧結晶與情感寄托。
我們對傳統節日擁有多少敬意,對傳統文化就擁有多少自信。成人早已懂得這些道理, 但文化自信的根,還得從娃娃抓起。
傳統節日,值得我們代代相傳。
那么,如何給孩子講中國傳統節日呢?
講的太深,怕孩子聽不懂,講的太淺,又不到位。我們需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表達,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他們理解和記憶。
這套 《我們的傳統節日》系列圖書(全8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編纂而來。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書里收集了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臘八、灶王8個傳統節日,都是孩子和家長感興趣并被學校要求了解的傳統節日。
圖書從貼近兒童生活的故事出發,以繪本形式俏皮呈現,非常適合3-8歲孩子閱讀。
生動易懂的語言,趣味橫生的故事,讓低年齡段孩子也能無障礙閱讀。
與其他節日書不同的是,這套書不再簡單地堆砌節日故事與習俗,每本書以不同的節日美食開頭,臘八節的臘八粥、灶王節的糖瓜、春節里包了“運氣”的餃子等等。
傳 統 節 日 美 食
元宵or湯圓?
包粽子
清明果
△ 圖自《我們的傳統節日》系列叢書
從食物下手,用美食抓住孩子的胃。讓孩子首先在食物上對節日產生單純的快樂,否則孩子一看書就頭大,失去了對傳統節日的興趣。
圖文結合
節日在生動易懂的故事中傳承
「春節」
“年”是什么東西?
正確的拜年手勢是什么樣的?
為什么過年家家都要貼春聯和福字?
小老鼠為什么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 圖自《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
沒有孩子不喜歡故事。系列中的《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這一本,以古老而有趣的生肖故事和年獸傳說,向孩子講述了春節各種習俗的由來。
也沒有孩子不喜歡充滿色彩的圖書。這套書為了提高3-8歲孩子的閱讀興趣,每一頁都配以精美跨頁插畫。
比如春節中“年”這一形象,書中畫出了一只露著獠牙,正闖進人類村莊的惡獸,兇狠的形象呼之欲出,孩子通過看畫面,就非常直觀地感受到了。
△ 圖自《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
故事和圖畫在幫助孩子了解與“春節”相關的傳統文化的同時,還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傳輸著“尊敬長輩”的傳統美德。
△ 長者入席才動筷
精心準備的新衣服、熱氣騰騰的年夜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 春節是無數家長難忘的回憶,是中國人的“根”。
學習春節的由來,讓孩子去體驗傳統節日的方方面面,長此以往,春節傳統,也將在孩子手中誕生新的意義。
「元宵」
元宵是一種食物?
元宵和湯圓不一樣?
為什么正月十五要鬧元宵?
燈謎“身穿錦袍頭戴花,每天清早催人起”
的謎底是什么?
△ 圖自《我們的傳統節日:元宵》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系列中《我們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繼續以生動的故事與圖畫讓孩子感受傳統的誕生。
隨書附贈的益智動手模型,更是給孩子的彩蛋。
△ 全系列圖書附贈多個紙模
把學習傳統節日這件事,變成“過節”本身,讓孩子在動手中感受節日的氣氛,在有趣的傳統文化體驗中,親近傳統。
還有臘八的過年歌,灶王節的剪紙,清明的清明果,端午的龍舟與香包,中秋的祭月,重陽的登高賞菊……都旨在從更多的角度,以故事的方式引起孩子興趣,并讓他們參與其中,以激發強烈的節日儀式感。
△ 臘八“過年歌”
△ 灶王節“剪紙”
用故事的形式,挖掘節日的內容,有助于讓孩子從被動過節轉變為主動發現傳統節日背后之美!
多角度學習
理解節日背后的詩詞與節氣
如果詩詞只剩下死記硬背,那人和機器還有什么區別?
《我們的傳統節日》系列圖書,將歷代文人墨客為傳統節日撰寫的 「經典詩詞」,穿插進了各個節日中。
每一本節日書中,都有1首與節日相關的古詩。
△ 臘八節
△ 春節
△ 灶王節
讓孩子在節日中讀詩詞,更容易激發孩子的詩心,也更易于理解記憶;從詩詞中了解節日,也能讓孩子更加體會傳統節日背后的深意。
同樣穿插在傳統節日書中的,還有 「二十四節氣」。
中國傳統節日大多與節氣相關。
比如元宵時,大都是雨水節氣前后,天漸漸暖和;
比如清明不僅是節日還是一種節氣,代表著春天真正到來;
比如正處于小寒節氣的臘八節,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開始了……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鮮明地體現了我們祖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 它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孩子通過節日了解節氣,對于當代兒童具有更加獨特的教育意義。
△ 24節氣知識大海報
從媽媽讀給我聽
到我自主閱讀
《我們的傳統節日》這套書的優勢,不僅有全彩跨頁繪本,還在于 給每本書配了聲情并茂的音頻。
“臘八節”圖書音頻,點擊收聽▲
讀圖和聽故事,是孩子自主閱讀的開始。
優質的音頻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閱讀,語氣、語調、停頓、情緒等,對孩子的閱讀理解很有幫助。
“灶王節”圖書音頻,點擊收聽▲
讓孩子學會自主閱讀,還能夠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自學能力,擺脫孩子對父母的過分依賴,解放家長。
讓孩子學習傳統節日的文化,假期正是極好的機會。
假期里不僅有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孩子也擁有著大塊的時間。
讓他們放下iPad、關掉電視,在節日氛圍中,邊聽故事,邊動手做節日益智手工、節日涂色卡,大概就真的能把學習和娛樂結合起來了。
《中國節日故事圖畫書:我們的傳統節日》
(套裝共8冊)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稚子文化 編著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20年12月
點擊下圖
購買本書
重陽折扣99元
本文作者:胖虎
圖片來源:《我們的傳統節日》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