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條行業自律公約內容包括:一不用過期變質食材,二不用以次充好原料;三不用病死畜水禽品,四不用地溝回收臟油;五不用違規色素添加劑,六不用無標超標調料;七不用禁止垃圾食品,八不用剩菜剩飯回銷。安徽省餐飲協會行業副秘書長汪秀年表示,每一個從事廚師行業的人必須了解原料、調料或者其他會使食品出現問題的東西。
食品安全目前是各地都在探索的難題,廚師業的自律公約有多大作用,對此,汪秀年表示解決難題需要社會各方的配合。
汪秀年:單純從廚師的角度看,還是有難度的,特別是地溝油大部分流向的是中小型飯店、食品加工廠。真正解決這些問題,還要有關各方面、社會各個要素密切的配合。
做為安徽省首個廚師自律公約,合肥市民對八不準規定的發布都給予了積極的評價。
市民:出發點是好的,如果真正能做到自律,肯定是有助于食品安全。
一些市民認為,廚師只是整個餐飲流程中的一個環節,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對食材的選材持有發言權,將直接影響“八不用”規定的最終效果。
市民:油也屬于成本,既然關系到成本就關系到老板的利益。也許廚師想這個菜做的更好,但經營者的目的是獲得最大利益,同時能招一些回頭客。他們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在利益上就可能會有沖突。
這一點也得到了廚師行業業內人士的證實,合肥市某酒店行政總廚表示,在很多情況下廚師說話是不算數的。廚師的話語權取決于餐飲企業的規模和品牌,餐飲企業規模相對越大,廚師的作用和影響力也越大。
合肥市某酒店總廚:酒店的規模大小也很重要,這涉及到投資者的意識,而不是決定于從廚人員的意識。要有形成規模的酒店才行,小酒店肯定做不到,他們講究利益,更看重成本。
不過對于自律公約的公布,業內人士還是給予積極評價。
合肥市某酒店行政總廚:簽約對于從廚者是一個職業道德的標準,它可以讓每一個廚師認識到,做廚師要有廚德。
對于餐飲行業的食品安全,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業內人士都將更多希望寄托在政府部門的監管上。業內人士表示,這個公約能夠提醒大家憑良心做菜,但真正執行到位,遠不止發布一個行業自律公約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