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寶寶聰明與否,剛出生就能看出來,有這4個表現,天生就是高智商
對新手爸媽來說,一個全新的生命降臨,是最神奇的事情。每個父母都希望迎來的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寶寶,其實我們普通人的智商一般都在90—130之間,寶寶的先天智力水平到底高不高,剛出生時就能看出來,無需等長大。
有這4種表現的寶寶,說明天生智商就較高,你家寶寶有嗎?
1)聽力敏銳
聽覺是發育最早的感覺,早在媽媽肚子里第三個月開始,寶寶的鼓膜已經長成,所以寶寶能聽到外面的一切聲音,尤其對媽媽的聲音特別敏感。
寶寶睡覺比較淺,周圍一點聲音都不能有,有點動靜就會“受到驚嚇”,突然發抖,有時候會驚醒,這是寶寶與生俱來的“驚跳反射”,說明寶寶聽力比視力發育更超前,聽到一點聲音大腦能馬上做出反應,是智商高的表現。
2)抓握能力強
手部的運動與大腦的神經連接是息息相關的,手部運動越靈活,說明大腦越發達,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越強,腦力開發越充分。
加拿大神經外科醫生彭菲爾德,經過研究畫出一幅“彭菲爾德地圖”,用來說明大腦皮層所調動的人體部位。
從圖中可以看到,手、嘴和眼睛,是占據大腦皮層面積最大的,是人體最重要的感知部位。
寶寶的小手能有力地抓住放進手里的東西,抓握能力強,說明大腦更靈敏。
3)會玩小舌頭
寶寶除了視覺、聽覺、觸覺,還有一個重要的感知、認識外部世界的方法,就是用嘴。有的寶寶剛出生9個小時左右就會吐舌頭,說明寶寶大腦神經活躍度較高,能快速駕馭自己的舌頭,將來說話通常也比較早。
4)體重在6—6.5斤之間
老一輩父母認為,寶寶出生時,體重越重越有福氣,這是完全錯誤的。
經研究發現,體重越接近6—6.5斤,寶寶的智力發育越優秀。體重過輕或過重,都不是最理想的。所以媽媽們在孕期要好好控制體重,不能胡吃海塞,讓體重增長過快,也不能營養跟不上,怠慢了寶寶。
聰明寶寶的養成,后天養育更重要
寶寶先天聰明與否,只是一條“起跑線”而已,后天的喂養和栽培更重要,人的智商60%是靠后天培養的,所以從小給寶寶做好早期訓練,是爸媽的責任。
1)盡量母乳喂養
從寶寶出生至6個月大,盡量做到純母乳喂養,母乳里含有乳鐵蛋白、脂肪、維生素、脂肪酸,還包含天然的DHA、ARA、牛磺酸,能給寶寶提供智力發育的基本物質條件。寶寶不要提前斷奶,更不要強行斷奶,做到按需喂養即可。
2)多做按摩撫觸
每天早晚,要給寶寶各做一次全身的撫觸按摩,以及幫寶寶進行身體運動。通過撫觸寶寶的皮膚,讓寶寶感到舒適,同時也是刺激寶寶大腦神經連接,尤其是寶寶的小手和小腳,是按摩的重點部位。
3)多抱抱寶寶,建立情感依賴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需要與父母建立安全型情感依賴,多抱抱寶寶,讓寶寶與媽媽的皮膚多做接觸,寶寶的安全感需求得到滿足,加上與媽媽的眼神交流,會更加促進大腦發育。
4)感統訓練不能少
感統訓練是對寶寶多方面能力的綜合提升,全面訓練寶寶對周圍世界的感知,激活大腦思維的活動,而且是個系統工程。媽媽要采用科學的方法,給寶寶做專門的訓練。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