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蔬菜農藥殘留超標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錢永忠:影響農產品質量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蔬菜中的殘留農藥超標,另外一個是違規使用添加劑。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顧寶根:去年蔬菜合格率達到96.8%,比2009年提高了0.4%,今年第一季度蔬菜和果類合格率達到97.1%,比去年同期提高1.7%,這個水平根據國外發表的數據與國際發達國家水平是相當的。
食品添加劑無須過度恐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許文濤:食品添加劑是要用的,并且必須要用的,如果沒有的話,你就沒法保證食品的保質期。但應適可而止,你不要濫加,什么都加。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監管司司長徐景和:現代食品添加劑是我們現代食品工業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食品添加劑本身來講,像一個武器或者一個工具,本身沒有什么,關鍵是如何來使用的問題。:“這事根本就不是幾個人的力量能夠解決的,市場上就這么些東西,你吃還是不吃你都得吃,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避免,如果都避免不了也只好聽天由命了”。我認為是這個利欲熏心的社會將人變得浮躁了,為了金錢、為了謀取暴利所以才會用盡一切手段。
記得有人曾說過:“做食品,干的就是個良心活”,無論你的企業規模有多大,還是只是三個人的小作坊,你使用的材料、生產過程都是一個面對良心、良知的過程。食品安全問題,困擾著多少中國人,地溝油、瘦肉精都是人們丟棄良知的后果。食品行業不會因為政府苦口婆心的勸說、更不會因為白領的叫罵聲而悔悟,拯救一個企業是應該讓他們學會良心發現!笔称钒踩且粋巨大的黑洞,這其中的貓膩我們不懂也不想懂,但是我們作為消費者想要的不過是一個安全、可靠、有保證的食品,僅此而已。
中國食品安全的問題延至今天,國人雖已百毒不侵,但是每個人都是食品問題這個重大災區的受害者.
因為我是學食品的,所以對這個問題也感觸良深.其實食品這個行業也有其深深的無奈,走到今天這種境地也不是一朝一夕和幾個人的事情.如果單純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解釋的話,其實更好理解今天的狀況.
以某些食品添加劑為例,其實一開始使用的人應該并不了解其嚴重危害性吧,但是其好處又是非常明顯的,而且使用后經濟利益非常高,加之食品行業其實是一個范圍廣,門檻低而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也許后來人們發現了其危害性但是其已經成為行業行的潛規則了,也不是一兩個人說停止就可以停止的下來的。這種情況剛開始是無知,到后來應該就是利益戰勝良知吧。不過有些時候也是很無耐的,在消費者不了解內幕的時候,往往同類產品價格低的勝出,那么好的企業和好的產品就會被逼停產,剩下的就是今天看到的情況。
轉基因產品推廣要慎重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院長、農業部轉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監督檢測中心副主任黃昆侖:所有的轉基因食品,我們要根據個案評估的原則,在它可能會發生安全風險的方面要進行科學實驗,來證實它是安全的。在這個基礎上,再批準它進入商品和食品市場。
農業部市場與信息司綜合處處長張國:轉基因產品,它是世界上一個高科技、一個前沿的東西。如果不研究,在國際上就會落后,我們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但在推廣使用上要慎重。
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雖然禁止添加了,但似乎還能見其魅影,因為一些食品食用后因添加其所產生的氣脹、腹瀉、皮膚損害等不適癥狀依舊,當然很多時候這些癥狀由于食品的持續攝入而使癥狀一直存在,加之人們的無知和誤解,使這些癥狀出現由有害食品導致得不到警覺和關注,比如,它導致的氣脹、腹瀉往往被誤解為人體器官本身功能障礙,氣脹導致的血流異常產生癥狀也當作感冒處理,至于局部氣血瘀阻腫脹導致出現的皮損癥狀則多當成微生物感染來治,結果是好是壞始終得不到根除,這是因為有害物質隨飲食攝入的常態化導致出現的疾病癥狀根本不要期望通過治療或服用什么特效藥物來一次解決掉。但不論怎樣法理上禁止添加增白劑總是一種進步,盡管人們根本不清楚其危害及根除它們對公眾健康的意義,但畢竟不能堂而皇之的大范圍危害公眾健康了。而與過氧化苯甲酰類似的食品防腐劑苯甲酸鈉的合法廣泛使用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得不到重視和治理令人堪憂,因為苯甲酸、苯甲酸鈉、過氧化苯甲酰攝入后在人體腸道內在胃酸的酸化作用下都能產生游離態的苯甲酸而對腸道壁血管細胞產生通透性破壞產生氣脹,再由氣脹產生嚴重的一系列疾病癥狀,另外,從這些物質攝入后能夠通過乳汁傳遞給嬰幼兒導致氣脹、腹瀉、濕疹、呼吸困難、高熱出現等癥狀來看,它們并不像專家認為的那樣進入人體被很快轉化降低毒性或很快代謝排除,現在嬰幼兒濕疹、腹瀉發生率很高,不出現癥狀的幾乎不存在就與苯甲酸類防腐劑的廣泛使用有關。另外,苯甲酸鈉作為高效防腐劑在液體藥品中應用廣泛,因此在通過注射或點滴輸液用于搶救或治療由攝入這些有害添加劑導致出現的嚴重病癥時,無疑會火上澆油導致嚴重患者的危急癥狀的出現,甚至越搶救越會加重癥狀,最后導致患者死亡,死亡原因解釋為急性呼吸道感染導致的呼吸衰竭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因為很多患者剛才還活蹦亂跳的,輸上液一會就不行了。至于這類物質對腸道壁血管細胞通透性破壞產生的一系列病癥在治療過程中由于一些藥物成分同樣具有對腸道壁血管細胞通透性破壞作用而加重患者病情的也不在少數,添加劑導致的疾病癥狀出現是一方面,醫者無知,認癥不準用藥不當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日常持續的問題飲食攝入導致出現的疾病癥狀確實不能通過幾劑藥而徹底消除,因為病因是有害物質的通透性破壞或通透性破huai.
讓違規企業付出高昂違法成本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佩智:我國登記注冊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有44.8萬家,其中十個人以下的小作坊小工廠占了80%。登記注冊食品經營單位有323萬家,提供餐飲服務的單位有210萬家。種植、養殖環節依靠的還是兩億多分散農戶。誠信缺失、監管不到位,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根本的原因,還是食品產業發展方式落后。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蒲長城: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根本解決,需要采取綜合治理措施,比如對于食品生產加工者不守法,如果你的法典嚴到他不敢去違法,監管令違法成本很高,那么就能解決通常所說的打不疼、打不死的問題。